饮食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整个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是核心成分。就中西方的饮食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且我们还可以透过饮食差异来洞察中西方人在民族形体、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层面的差异。一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的饮食观念表现为对美的追求,更具有感性美和艺术性。一道菜不但“色、香、味”俱全,常常还配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孔雀迎宾”、“瓜灯之韵”、“半月沉江”、“桃园三结义”、“长生粥”、“凤凰胎”、“龙虎斗”、“全家福”、“东坡肉”等等,举不胜举。它的“色、香、味、名”都能激活你的每个细胞,勾起你无法抗拒的食欲,“名”让你一听就有想吃的欲望;“色”让你先睹为快、未尝便一饱眼福;“香”让你无法忍受美食的诱惑.垂涎三尺不能解渴:“味”则让你从种种诱惑中彻底解放出来,一饱口福.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啊!一道菜,就能同时让你得到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全方位的满足。如果说“名”、“色”、“香”还只限于形式,只能称作“包装”的话,那么,不可否认的,“味”便是其内容和实质。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就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辅料之味以及调料之昧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产生一种溢于言表的调和之味。这正像中国一贯主张的“大一统”思想,“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从整体出发,不管哪种原料都只是这道菜的一部分,不管哪个人也只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中国饮食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饮食很单调,即便有搭配,那也只是一种拼凑。就垒一盘“法式羊排”来说吧,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这仍然没有摆脱“羊排就是羊排,土豆就是土豆”的模式。在滋味上这些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道,一点儿也没有中国饮食的调和之美,更无艺术可言。西方的饮食观念倾向科学、理性化,他们最关心的是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每顿饭菜的口味干篇一律,对人毫无食欲可言,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有点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西方另一个显著的饮食观念就是快,这也正是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等快餐这么风靡的原因所在。虽然这种快餐饮食正符合了西方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但似乎又与他们那注重营养的心理相冲突,所以,很多西方人都把这些快餐称为垃圾食品,看来,他们在快与营养之间还是有了自己的选择。二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牛肉、啃面包、喝牛奶。而中国人则是以大米、面粉和蔬菜为主食。为什么西方人不选择大米为主食而中国人也不选择肉类为主食呢?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的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人的生产活动所能产生的可供人选择的对象就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马克思和思格斯对此都有过极深刻的论述,他们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中西方人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对其饮食对象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自然条件很利于农业发展。在它广阔的领土之上,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和很多江河湖泽。还有广大的肥田沃土。而且,位居东亚的中国还受着典型季风气候的偏爱,强大的夏季风,在高温季节带来充沛的雨量。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华夏文化。相比之下,西方的自然条件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质很薄.缺少水分,不宜种水稻,但适合种植麦子和草,大片的草原养肥了大群的牛羊。再者,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这样,发达的畜牧业便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和奶制食品。西方人又很注重营养的摄取。因此,西方人一般都是大骨骼、高个子、长腿、宽肩、肌肉发达、身体健壮,但中国人却身材矮小、体质瘦弱。虽然这些食物给了西方人一个强健的体魄,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肥胖。据统计,西方人肥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饮食对象的不同并不能说明每个中西方人都酷爱自己民族的食品。实践表明。有中国人喜欢西餐的,也有西方人喜欢中餐的。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交通不够便利,中西方不能顺利地进行商品交换时,人们也只能作出没有选择的选择。三饮食方式的差异在中国,任何一次进餐,任何一个宴席,不管人数的多少,也不管是何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我们暂且把它叫做“会餐制”。“会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人围桌而坐,把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这样,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我们暂不论这种饮食方式的卫生程度如何,但它确实反映了汉民族“大团圆”的民族心理。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过分地“让”,那就成了退缩、懦弱;如果在办理公事上掺人个人的“人情”。那就成了拉关系、走后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上应该取舍有道。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要把昨天的糟粕当成今天的宝贝.更不能把祖宗的精华变成了我们的糟粕。在西方,不管是自家人吃饭还是宴请宾客,都采用“分食制”,即根据人数的多少把食物分成几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虽然这种饮食方式符合卫生的要求,但这样总让人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似乎过于冷清,没有中国人同桌共食的欢乐气氛。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自助餐也是这种分食制的变换式。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种饮食方式也突显了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或航海民族,航海事业的发展。便利了他们到海外经商,也为他们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长期的殖民活动不仅给西方人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西方入养成了酷爱独立、自由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了经商,他们四处流动,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被大大削减,家庭观念也相对淡薄。由于是以个人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强调的自然就是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纵使在集体活动中,也要充分显示个人的相对独立性。为了要突显个人、强调个性,就必须要有较多的自由。因此,个人意识与自由意识往往难舍难分。在个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个人要求获得较多的自由,尽可能不受集体的限制和约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