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如何用诗词表达爱情?
就拿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来说吧,那里面就有不少描写爱情的句子。“思无邪”的《诗经》中所描写的爱情,也是纯真无比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相恋的两人,隔着一道河湾,就好像隔了千山万水一般,心中想着、念着那个人,可是,要想真的和对方在一起,要渡过那迂回的流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到达彼岸的。无独有偶,后世也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反映了与其非常相似的内容,“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在屈原的作品中,也不乏此类互诉衷肠的作品,比如《湘君》和《湘夫人》,就描写了湘君和湘夫人之间,那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怨。“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是多么含蓄而又真挚的情感啊。
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没有我们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器材,现代人,无论相隔天涯海角,彼此想对方了,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发短信,上QQ,能够交流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是,古人就不一样了,书信的传递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相爱的人却又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在一起,他们或是为了建功立业而远离故乡,或是为了经商生计而辗转流离,因此,便产生了大量的怨女旷夫,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心意传达出来。
这就是爱情,不在乎对方是谁,身份地位是高还是低,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同进同出,举案齐眉。大词人苏轼,也是这样的一个痴情之人,他妻子亡故十年之后,他依然深深怀念着她,发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感慨。
这就是爱,爱是不能说的秘密,但是,却能够用诗歌来吟诵。不管是天荒地老,还是红颜憔悴,真正的爱情,都能够经得住考验。
踏破红尘,望穿秋水,只为了寻找心中的挚爱;情丝吐尽,蜡炬成灰,相爱的人也永远都不说后悔。不管在东南西北,不管经历了多少是是非非,当爱情这朵玫瑰盛放之后,有情人就再也不能够说再会。
这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爱情诗歌,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事情。
二、以前古代的人怎样沟通?
据典籍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其实是满族人说汉语的发音,由于长时间的统治即成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而明朝的官话实际是吴语,就是江浙人所说的话。
三、古代很讲究礼仪,那么古人是如何与心上人交往的?
爱情非常美妙,作为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非常含蓄,尤其是古人。
爱情是生活永远不变的主旋律,一旦相爱了,那么就要对另一半表白,而如何与另一半相处也成了很大的学问。国人一向害羞含蓄,而古人更是如此,在表达爱情时与恋人相处时,古人的表现往往没有现代人那么奔放。由于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所以古时候的人在与另一半恋爱时是非常含蓄的,一般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另一半的爱慕欣赏。
在唐朝时期的这些恋人们,会把自己跟另一半的爱情写在竹简上,相比现在短信的便捷,竹简显得更加浪漫。而在发明了造纸术之后,恋人之间的相爱已经不用竹简来传送。在古时候一到七夕节恋人之间更会赠送梳子,当然梳子也不是随便送送的,众所周知梳子是用来梳头的,而古人送梳子其实也意味着两人私定终身,与对方结为夫妻的意思。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女子一般出嫁之前都会有家人为她梳头发,这也包含了家人对未来子女幸福生活的祝愿,另外也有男方表达爱意的含义。因此古时候的一些恋人,在七夕节的时候就会互送梳子。古人的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一个短信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在那时候想一个人了就翻过几座山,趟过几条河去见对方。
也正是因为爱情的不易,所以古人之间的爱也显得弥足珍贵。
四、古代人如何沟通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沟通,或是学习他国的文字和语言,例如清朝初期满族攻进明朝的都城,为了稳定民心,学习中原文化,礼仪,录用中原的人做官,采用学习和改进中原的制度等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