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口才训练 2023-09-15 15:19 编辑:admin 187阅读

一、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教学口语是教师教学中最基本最广泛的表达工具。它是经过转化的书面语和经过优化的口头语的结合,既具有书面语的准确、精练、严密等特点,又具有口语的通俗和流畅的特点。

一、教学口语的涵义及特征

(一)教学口语的涵义

口语是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语言。有一般口语与专业口语之分。

(二)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

1.教育性 2.科学性 3.针对性 4.规范性 5.口头性 6.启发性 7.可接受性

二、教学口语的功能及分类

(一)教学口语的功能

1.传递信息2.调控课堂教学3.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4.和谐师生关系5.提供语言示范6.美化教育

(二)教学口语的分类

1.说明性语言

2.叙述性语言

3.描述性语言

4.论证式语言

5.抒情式语言

6.评价性语言

7.演示性语言

8.概述性语言

三、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

(一)语音和吐字

(二)音量和响度

(三)语速

(四)语调和节奏

(五)词汇

(六)语法

四、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

提高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技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提高内在修养水平。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水平是教师的学识、思想和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

(二)强化语言外化能力。教学口语是外显的有声语言,教学中的口语要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地把自己的思维成果迅速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将内部言语迅速转化为规范的教学口语。

(三)在实践中进行训练。教师要重视各种途径,珍视每一个说话的机会,认真进行相关的训练,并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

二、口语操的训练步骤?

口语操是一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模仿:选择熟悉或不熟悉的口语素材,以标准发音作为模板,大声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重音的把握以及音节的拉长或缩短等。

2. 分组练习:将相似或相连的单词、音节组合成段,以章节为单位进行跟读,达到积累单词、短语及句子的目的,并锻炼听力和模仿能力。

3. 录音对比:将自己的口语进行录音,与标准的口语素材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错误,有针对性地改善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问题。

4. 交流练习:通过与别人作口语交流的方式,采取问答、自由谈话、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5. 反复训练: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口语操练习,比较适合设置小目标,分步完成提升的目标,反复练习以逐步达到进阶水平。

以上步骤会随着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断调整,口语操为一种坚持性、累积性的训练方式,可对口语水平的提升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三、演讲语言的四条重要法则

一次成功的演讲必须是一次经历充分准备的演讲。一场演讲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让这场演讲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和帮助自己在演讲中增强自己的自信,让自己的演讲能够更加的顺畅,让听烂耐前众享受一场完美的演讲。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演讲语言的四条重要法则,希望你喜欢。

1. 规定主题范围

(1) 选定主题之后,就要围绕主题选择组织语言,严格遵守,不能超过主题所需的范围。

失败的演说,很多是因为演说者讲的事情太多、太杂,听众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去体会主题。如果你的演说内容是生搬硬套、平铺直叙,试想别人对你的话题还有聆听的兴趣吗?

(2) 要点越少越好。例如谈到旅游方面的话题,由于演说者过于热心,往往会把景点的一花一草,一石木,巨细无遗地介绍给听众。殊不知这样讲,听众不可能跟上演说者的叙述速度,顶饥清多在脑子中留下一片模糊的印象罢了。但是,如果你把景点中最有趣的见闻,或者某一情趣最浓的景致描述出来,那么,便可给听众留下突出的印象。

任何主题,都要把握好要点,主题范围的限定、时间安排应恰如其分。

限时5分钟的演说,只能有一两个重点; 30 分钟的演说,要点也不要超过四五个。因为,长时间的演说,也不能把四五个要点阐述清楚。所以要点精而少为好。

2.主题的选择应精益求精

论述主题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虽然此举比深人挖掘主题要容易得多,但这种投机取巧的简单把戏,是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的。“ 挖掘主题”你就必须认真思考:你所确定的主题有何价值?这一主题在实践生活中能否得到印证?你的论点究竟要表明什么?是否具有真实性、科学性?能否让听众信服?

这都是必须认真推敲的。只有如此,听众才能产生共鸣。在一个主题的四周,至少有一百种以上的不同看法,而这众多的看法中,只要选取十个加以整理即可,其它的则都可以放弃,经过这种筛选,你的主题就比较精炼了。亩纳

3. 多举生动实例

真正耐读的书,只有故事。事实上,畅销的书籍和杂志,其文章都是以近似口语的文体写成并且文章中穿插许多奇闻轶事。所以,应将一些必要而又有趣的故事,运用到演说中。

皮耶是一位拥有数百万观众的节目主持人,他曾向记者表示: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深切体会到唯有举证实例,才能将思想表达得浅显易懂,更加引人人胜、更具有说服力,证明重要论点-定要举出生动有力的实例。”

实例的选择和运用也不能良莠不分,一般要遵循如下五个原则:

(1) 要有人情味。如以“成功的秘诀”做为演说题目,那么多数人都会用一些抽象的美德或原理、原则进行论述,或者采用有关勤勉、忍耐、奋斗等的说教性理论。有人曾对此问题向一位美国企业家指出: 最能引起听众注意的,就是经过升华、美化的实例,并且要列举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典型事例,那样才会对听众有所帮助和启迪。

(2)使用真实姓名,将故事个性化。演说中的事例所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最好能用人物的真实姓名和职务。如果不方便,则可用假名来代替,例如张三、李四等一-般无个性的名字,虽然是代名词,只要故事富有个性,并且生动,同样能达到预期效果。

(3)交待要清晰分明。交待事例一定要明确、清楚,这是毫无疑义的。怎样做呢?在这里可参照新闻记者写报导用的五W原则: 时间(when), 地点(whe), 人物(who) 事件(what), 事件发生的原因(wh)y。这五个要素交待清楚了,你的演说就会给听众以具体真实的感觉。

(4)利用对话使演说更生动。

4. 使用具体、亲切的语言

应该多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有的演说者对这个技巧尚且不知,有的知道者也未加重视。实际上,凡能引起听众听讲欲望的演说者,都善于在形象化的修辞,上花功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