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黄河语言特色?

181 2024-12-21 11:40

一、萧红黄河语言特色?

读萧红的小说,最初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她超常规的文体语言。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借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九一八致弟弟书》)。比如《王阿嫂的死》中的首段文字:

  “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的霜。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太阳出来了,又走进朝霞去……

  这里,不说霜覆盖了草叶和菜叶。而说草叶和菜叶都盖上霜;不说山上的树黄了叶子,而用一个修饰语来修饰中心词“树”,让它去“等候”太阳;不说太阳被朝霞挡住,而说它“走进朝霞去”。显然,前者都是日常的语言,而后者则多少都超乎规范了。这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生疏感和新鲜感——一种“明丽和新鲜”。 萧红的小说语言的新鲜、生疏不但表现为直率、自然,而且那种超常规的文句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再看《呼兰河传》“尾声”里的几段话: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这里,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作家絮絮叨叨地叙述祖父年龄与自己年龄的变化,流露出对祖父的熟稔、热爱。年龄的排列之间,省略了许多具体内容,表现出祖父一生的平常。“主人不见了”,“死了”,“逃荒去了”,稚拙平淡的语言和口气中蓄积着深厚的沧桑感、失落感。萧红的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它同一字千钧、惜墨如金的精粹风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但却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语言经由‘组织’不只产生了‘意义’,而且产生了超乎‘意义’之上的东西。”

  萧红在本质上是一位自传型和情感型的作家,她认为“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正是基于这样的审美意识,自传式叙事方法才成为萧红自觉的选择与追求。在她的小说中,这种自传式叙事方法主要体现在下述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自传性的怀旧笔调。

  萧红最成功、最富艺术魅力的作品,大多是那些融进她个人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如《后花园》、《家族以外的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它们均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自传性的怀旧笔调,通过回忆的方式,“以我观物”叙事记人,写景状物。萧红非常重视“思索的时间”。正是这种心理距离,使她有充分观照和反思的时间,从而为她深入地揭示生活以至人生的真实底蕴创造了条件,她的自传性怀旧作品因此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次,是第一人称限制叙述。

  从总体上看,萧红小说的叙事角度是多样的,有全知叙事角度(《生死场》、《马伯乐》等),也有旁知叙事角度(《王阿嫂的死》等)。然而,她的大部分小说名篇(如《家族以外的人》、《牛车上》、《呼兰河传》)则重点运用了第一人称“我”的限制叙述角度。萧红小说中的“我”,实际上都有作家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影子,作品中的“我”决非是强加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而是作为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作为生活的见证人而存在。萧红是一个“感情胜过理智”的自传型女性作家,只有这种角度才深深地契合于她的天性,才使她的情感和话语得以充分地表达正是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运用,给萧红小说带来了强烈的情感效果;而且这种角度所特有的叙事功能,也使她的作品增加了内容含量。

  情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萧红非常重视对情境的创造,在她的小说中,其特定情感的抒发常常与适当的景、境相联系,并使二者达到了完美融合的和谐境界。

  对氛围的渲染同样重视。在她的小说中,氛围主要体现为一种浸透了创作主体自身情感色彩因而具有浓郁抒情气氛的环境与背景——茫茫东北平原上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地理环境、历史变迁。萧红常以满蕴情致的笔调情深地描绘这些浸润着作者主体情思的氛围,其中,她最着力也最具特色的是她对东北地区风俗习惯的描绘。

  情境和氛围是萧红小说中富有情致的片断和背景。而使这二者融为一体的则是意味,它是贯穿萧红小说的内在的情理线索。而这种意味浸润着萧红整个作品,我们能随时感觉得到、体察得到:

  王阿嫂死了,她的养女小环“坐在树根下睡了。林间的月光细碎的飘落在小环的脸上”(《王阿嫂之死》)。

  耿大先生被炭烟死了,“外边凉亭四角的铃子还在咯棱咯棱地响着。”“因为今天起了一点小风,说不定一会功夫还要下清雪的。”(北中国)

  异乎寻常的平静、冷淡的语调叙述死亡,让人体味到的正是那比死亡更令人窒闷的生的悲凉。

  萧红小说的诗情意蕴不仅表现在情境、意味等中,还常经由诗歌的抒情形式直接传达。如《呼兰河传》第二章: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如此悲凉。

  跳到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的鼓啊,个个都打得漂亮!

  若是一个阴雨的夜啊,鼓声更加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这里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抒情,它不但有诗的意境,连语言、韵律、节奏也都诗化了,整段文字不是在叙述故事情节,也不是在进行情景描绘,而是创作主体悲凉心理情绪的流动,直接感染着读者。此外,萧红还常用诗歌惯用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来抒情。如《呼兰河传》第四章:“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语句段落的重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强化了小说诗的情感和氛围,读来荡气回肠,富有韵味。

  丹纳说:“真正天才的标识,他的独一无二的光荣,世代相传的义务,就在于突破惯例与传统的窠臼,另辟蹊径。”正如鲁迅找到了杂文这种文体,充分地显示了作为一个思想家兼文学家的才能一样,萧红根据自己的秉性、气质、个性和才能,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及诗之间的独特的“萧红体”小说,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严丝合缝的结构章法,赋予小说以诗的神采和散文的风韵。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一位天才,她那极富个人魅力的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获得了另一种独特意义的存在。在文学观念已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我们研读萧红的小说倍感亲切,更能体会到其重要的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

二、短歌行曹操语言艺术特色?

《短歌行》的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

三、萧红笔下的呼兰河的地域特色?

东北地区,比较寒冷,闭塞,民众封建思想严重落后。

四、谁知道萧红的主要散文作品有哪些?以及萧红散文的艺术特色?

萧红的主要散文作品及发表时间如下: 

1933年4月18日 《弃儿》

1936年8月9日 《孤独的生活》

1936年9月18日首刊 《长白山的血迹》

1936年10月29日首刊 《女子装饰的心理》

1933年10月29日首刊  《中秋节》

1934年6月14日首刊 《镀金的学说》

1936年11月29日首刊 《感情的碎片》

1936年12月12日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1937年8月14日 《天空的点缀》

1937年8月22日 《失眠之夜》

1937年8月17日 《窗边》

1937年10月17日 《逝者已矣!》

1937年10月22日 《小生命和战士》

1937年10月22日 《火线外(二章)》

1937年12月13日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1938年2月20日  《记鹿地夫妇》 

1938年5月15日  《无题》 

1938年9月18日首刊 《寄东北流亡者》

1938年12月29日首刊 《我之读世界语》

1939年8月28日 《茶食店》

1939年9月22日 《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1939年10月18日首刊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1939年10月20日首刊 《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1940年6月28日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1940年7月 《回忆鲁迅先生》

1941年5月5日首刊 《骨架与灵魂》

1941年9月20日首刊 《“九一八”致弟弟书》

1941年9月1日首刊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萧红的散文集与发表时间如下:

1933年10月 《跋涉》

1935年3月至5月间  《商市街》

1936年 《桥》

1940年6月初版 《萧红散文》

萧红的散文中,有许多是具有自叙传性质的。《商市街》取材于她与萧 军在哈尔滨共同度过的一段极其艰辛困苦的生活。这本集子中的一些散文在 陆续发表时就反响热烈,后经鲁迅推荐,收进了巴金主编的《文学丛书》中。

《商市街》使萧红得以跻身于散文家的行列。自叙传性质并不妨碍《商市街》 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大都会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民众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烈呼声和对日伪的刻骨仇恨,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

五、三字经语言艺术特色?

《三字经》,全文共一千余字,之所以名为《三字经》,是因为它采用了三字一句的形式,这样的表达既便于诵读又利于记忆。

读了《三字经》,你便会深有感触,原来我们的老祖宗并非只会满口之乎者也,说一些似懂非懂、难以捉摸的文言文。《三字经)》 的语言概括能力之强,措辞造句之严谨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如果说唐诗宋词用简短的文字就可以创设出一一个个空灵的意境,足以证明中华古代文人才华横溢的话,那么《三字经》在语言组织方面的造诣也是堪称一流的。

其次,《三字经》 并非随意拿来些文字表意堆砌而成,在语言的韵律、节奏感等艺术性方面,《三字经)》 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翻近,习相远。”你不难发现,《三字经》 在韵律上, 采用的是三字一 顿、隔句押韵的形式, 非常具有节奏感,读起来如歌谣一般朗朗 上口,听起来如仙乐一般轻松自在, 孩子们自然是喜闻乐见,非常利于在民间口耳相传。

六、三打白骨精语言艺术特色?

  (1)奇幻。小说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同时又极具生活气息。(2)奇趣。《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将的一部,孙悟空的乐观主义;猪八戒农民式的憨厚朴实、懒惰自私、贪吃好色、自作聪明。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是《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如孙悟空身上的猴子属性,猪八戒身上具有的现实生活中猪的一些属性(3)幽默、诙谐 。

七、短歌行曹操语言艺术特色乐府诗?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

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

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总的说来,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短歌行”是汉乐府一个曲调的名称,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曹操集子里现存《短歌行》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作为一位政治家兼军事家的诗人曹操,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八、萧红的父母?

萧红的家庭背景 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萧红出生于呼兰城区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从阿城区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幼年时一直和祖父生活,无忧无虑,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回忆那时生活的。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九、萧红的特点?

1. 坚韧不拔:萧红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她在生活中面对困境和逆境时,从不屈服和妥协,坚持自己的信念,并通过写作表达不满和抗争。

2. 关注社会底层:萧红的作品注重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遭遇。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贫困、压迫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以及底层人民的坚持和反抗。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揭示和强烈的社会关怀。

3. 感知细腻:萧红的作品富有感知细腻和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描摹。她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读者更能体味到作品中的情感共鸣。

4. 反叛精神:萧红有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她对传统观念和旧有制度持怀疑态度,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现实,勇于质疑和反抗不合理的规范和偏见,以此展现了她的独立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5. 独立自主:萧红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和创作风格。她不屑于迎合权威和众声喧哗,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以自由的笔触书写自己的作品。

十、萧红的笔名?

萧红(19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