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我的人生影响 作业650

141 2025-01-02 09:17

艺术对我的人生影响 作业650

艺术特殊的表现方式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艺术直观的结构形式也使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艺术通过想象与构造活动可以创造出一种真实,但这种真实不是经验事物的真实,而是一种新类型的纯形式的真实,人类想象的丰富性与符号化的无限创造力,则使艺术给予我们以实在的更丰富生动的五彩缤纷的形象,也使我们更深刻的看见了实在的形式结构。

“艺术”这个词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己彻底从体力劳动的技法逐浙演变到现在脑力劳动的创新。“艺术是人类得以从中直观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体,也是人类主体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之一”;“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欣赏有净化和消解的力量。同时,艺术又是一种使人们愉快和轻松的独特的源泉。它为我们提供在理解、发现和领悟过程中的惊讶和新奇感,促使我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在更深的层次把握下对物的领悟、发现、更新并深化我们的想象天地和心灵世界”;“艺术让后人寻找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人类的出路在哪里?”

艺术除了可以引发人深思对于生命、人的本质这样的哲学问题,启发人类认识自我以外,它还应该是茫茫海上闪烁的灯塔。诗人可以在世界黑暗的时代里道出神圣,艺术家也应该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让人们可以在这“人造世界”中追寻精神的乐园,让人们在艺术的世界里获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慰。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艺术的恒久生命力在于它的达观、在于它的洞察宇宙、超脱人类渺小自我的旷世情怀。美是人类心灵知觉的观照形式。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认为,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而,在艺术的作品中,心灵的感知与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成力量。艺术与美,既然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它必然地与人类的心灵有着重要而直接的联系。因为美并不是事物的一种直接属性,美的事物不仅存在于观照他们的心灵之中,更重要的是需要心灵能动地观照,并将这种心灵知觉通过符号转换外化为一种形式。这里,美不是单纯的被感知,而被定义为“被知觉的”,它由心灵的能动性定义为一种知觉化的方式和过程。艺术品应该是“美”的,虽然美仅仅是可以引起人的感官愉悦的,而艺术却包含了更广泛的范围,它不仅有“审美”同时还有“审丑”;虽然“一个人若是缺乏‘审丑’的能力,那么他的‘审美’是片面的和幼稚的”,但我仍然认为,那种变形的,丑陋的、所谓的“艺术品”的东西,其生命的长久性是无法与那些自然蓬勃的散发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光芒的作品相媲美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跃进让中国的艺术家和欣赏者都处于心浮气躁的状态,原本应该理性和客观的批评家也深陷其中,乐此不疲,成为推波助澜的动力。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有自己自成体系的艺术传统和审美好尚。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传统在起作用,一个是中国自身的中国画传统,另一个是来自西方的绘画传统。目前的中国艺术家对这两者都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油画成为一个被中国人研习的画种在中国走过的历史不过百年,绝大部分中国艺术家尚未体会到油画语言的精妙之处就已经急着去搞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了,就像一杯好茶,还没喝道真味就已经被倒掉了。中国画的境遇并不一定比油画好到哪去,有些人墨守陈规,整天将笔墨挂在嘴边,画一些索然无味的小品;有些则动辄言创新,用中国画的媒介去表现油画探索的形式和空间。事实上,两者都未能完全展现中国画自身的魅力。中国当代艺术所展现出来的原创性并不强,相当多的艺术形态可以在西方找到原型。而且,仔细对比会发现,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品的制作上并不考究,作品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这其实都反应出中国艺术家对所从事的艺术媒介本身的理解并不到位。但是,消费文化的渗透早已消磨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为前卫的锐气。

艺术是个体生命情感的象征性形式。在主题上,艺术的对象是个体生命的情感。可以这样认为,把自己创作的艺术品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本身实现了对艺术生命的珍惜,是与其他不同的。爱惜作品,等于爱惜生命。艺术家要有深厚的生活积淀,融入大自然的切身体验,使艺术家对人生多了一份新的感悟。作品忠于现实、忠于生活、忠于内心情感。正是这份真挚的情感,才使得其作品有那么多的力量在喷发,在其绘画中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经验去描绘自然风情,流露出属于自己对于人类关爱的生命意识,显示其独立的艺术品格,以及对人类、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鉴赏小说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小说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段决定了读者在鉴赏小说作品时要遵循独特的鉴赏规律和鉴赏方法。小说作家常常是把他主观上对人物的感悟以及想确立的作品主题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和曲折多变的人物命运来含蓄地传达。因此,符合规律的小说鉴赏是在鉴赏故事的同时欣赏小说人物形象。

从体味细节到把握情节

小说鉴赏在完成了上述第一次总体阅读后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局部解剖了。当小说读者开始对小说作品进行第二轮阅读时,他的审美注意可以先放在大致区分小说的情节单元上。在对每一个情节单元进行细致品味和分析时,他的艺术感受力可以着重放在每个情节单元的写人细节上。从小说创作方面讲,作家生动、鲜活地刻划一个小说人物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就是要选择和提炼一批高质量的写人细节。小说人物产生一般化、概念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作家没有掌握和提炼出若干个生动而典型的写人细节。人们一说起小说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典型人物时,往往就能想起若干个体现他的性格特征的细节。小说文体感的产生、小说与其它文学文体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小说细节的叙述与描写上,所以小说鉴赏在进入到局部解剖时,就应该欣赏作品精采的写人细节,体味写人细节的高质量与生动性,并为作家提炼了如此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细节以及用如此精妙的艺术表达方法来再现细节而拍案称奇。

从分析主题到欣赏技巧

小说鉴赏在进行到第二环节 —— 局部解剖 ——

掌握人物形象的内容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方法的同时,还是要启动一项这样的解读、分析工作:透过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具体材料(细节、情节)、领悟和体味作者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寄寓的主题,这就是要理解人物形象背后的艺术底蕴。文学的主题是文学作者在创作题材中提炼出来的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是从作品描写的具体内容中概括出来的思想意义。小说的主题则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鉴赏小说主题的高级境界是把握小说母题。某一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同一主题,就形成文艺学中提及的小说母题。这是对小说主题进行类型化分析和鉴赏的结果。发现和品鉴某一小说作家或某一时代的小说创作共同出现的小说母题,并进一步将归纳到的小说母题与国外具有可比性的小说进行比较鉴赏、比较分析,就会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来欣赏小说主题了。

当我们完成了对一部小说作品的总体阅读和局部解剖两个环节的鉴赏后,还需要从头至尾对小说作品再做一次总体阅读。这一次总体阅读,可以进一步巩固已确立的人物形象,印证自己对作品的主题感受和认识,对细节和情节作深化理解,在这些鉴赏阅读中,小说鉴赏的深化是要进一步体味作品的富有特色的艺术技巧。这种对小说的艺术性体察很可能在第一次总体阅读和第二次局部解剖时就有感觉、有认识了,但是,作为对小说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鉴赏,需要在印证解读了小说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巩固和强化对小说作品艺术性的体验和认识。所以,小说鉴赏的第三个环节

——

第二次总体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体味和欣赏优秀小说的艺术技巧。小说的艺术技巧指的是小说作家在塑造性格和构建情节模型、提炼叙述语言等方面的技法因反复熟练地使用而形成的一种技能。艺术技巧是为表达小说内容(人物、情节、环境)服务的。小说的艺术技巧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塑造人物和设计情节的几个主要技巧。

正面延宕与侧面衬托的写人技巧。在小说里塑造人物有两个最基本的技巧

——让人物出场和不让人物出场。小说人物一旦在作品露面,小说作家就要集中艺术力量去写活人物。但是小说的篇幅永远是有限的,而刻划小说人物性格的材料却是无限的。要在小说创作中艺术地解决这一对矛盾,小说作家的技巧就在于:第一、他首先确定作品要表现的人物特征(个性、行为、语言、思想等),然后选择和提炼若干个材料(细节)去反复展示人物的这一个特征。这些材料可以是时空不同但内涵相同的同质异形的细节。一个人物特征用两个以上同质异形的材料去反复表现,便构成了叙述延宕(或叫叙述重复)的艺术效果。

从钻进去到跳出来

文艺鉴赏的特征与规律告诉我们,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之间产生审美情感交流,鉴赏主体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在鉴赏客体中的情形,将自己的感情投射于鉴赏客体,并结合着自己的经历、知识、修养去想象鉴赏客体,与作者共同完成文艺作品的创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鉴赏。

小说作品表现出来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使小说读者首先对小说作品描述的人物和事件产生可信赖的真实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他觉得小说里描述的故事和人物是生活中发生过的,或者是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如果小说读者在阅读中觉得小说作品既无生活真实也无艺术真实,里面全是虚假的、歪曲的生活,那么可以断定,这种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之间不能成功地建立信赖与交流的关系,那么小说鉴赏活动就不可能启动。

当小说读者对小说作品的真实性认可产生以后,小说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就会对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形成阅读的审美注意,他将留意小说故事如何发展,设身处地地想象小说人物的各种情境,全方位地投入自己的感情,与小说人物同悲同喜,为人物命运感喟概叹。他可能会在小说人物的性格、命运里发现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生活,他可能会联系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为人物寻找解释和预测,并为小说人物的命运印证了自己的解释和预测而产生由衷的阅读愉悦和审美快感。这种阅读愉悦和审美快感的产生又反转来使小说读者对小说作品进行反复地玩味,反复地体验,反复的欣赏。如果小说读者在鉴赏过程中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小说鉴赏只能停留在理解词义和语句的阶段,读者积极的想象活动无法激活,小说鉴赏活动就不算真正开始。

在小说鉴赏活动中,鉴赏者如果不投入自己的感情,就难以和鉴赏对象产生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但是,感情如果投入太多,到了没有节制和任意泛滥的地步,这样的小说鉴赏就会走偏方向。即能跳入鉴赏客体中,投入感情以至与鉴赏对象产生共鸣,同时又能清醒地从鉴赏情感中跳出来对鉴赏的过程和结果作理性分析。这才是完整的符合鉴赏规律的小说鉴赏。

跳出来的理性分析如何操作呢?小说读者在对小说作品作了真实性认可后进行总体阅读,接下来的局部解剖就是想到这个完整的富有艺术生命的小说世界是作家虚构的,是作家对客观生活作了主观改造的结果,需要小说读者脱离共鸣的情境冷静地分析下列内容:小说作家塑造了一个什么类型、什么特征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概括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和生活底蕴?他在现实生活和小说历史中有没有典型意义?小说作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和技巧去刻划这个人物?这种手段和技巧有无新意?和传统的手段和技巧联系及区别在哪里?同样的内容还可以追问情节和细节、故事与环境。这些理性分析的介入将出现真正的小说鉴赏,在冷静的分析和比较中,读者便可以准确地把握小说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