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剧本结构

130 2025-01-18 10:17

一、哈姆雷特的剧本结构

在结构上,莎士比亚用了多线索多层次的手法,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线索为主线,以挪威小王子和雷欧提斯的复仇古诗为副线,互相对比,激化矛盾,使戏剧场面不断转化,推进情节矛盾,走向高潮,以达到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局的主题。 在人物塑造上,着重内心世界的描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复杂正突出了人物的魅力。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还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在语言上,莎士比亚彰显了大家风范,将多种文体相结合,表现出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情节参见:

二、哈姆雷特 语言四美

感人,真实,洒脱,振奋。这四美。顺便说下其他姊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三、《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赏析评价?

这里有一篇赏析:

四、急!!!读完《哈姆雷特》的感受,只要是感受好了,请语言不要太深刻!!!快啊啊啊啊!!!

哈姆雷特——一个不懂爱的完美主义战士

最近读完了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多面性的复杂的角色。除了大家一贯对他的评价外,我还把他注释为“一个不懂爱的完美主义战士”。

哈姆雷特曾经表达对大地、苍穹和人的热爱。但那时,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完美的,“人是多么神奇的一件杰作……万有的精英!众生之灵长!”但当他发现世界并不如此美好,人性可以很丑陋,他考虑到了“存在还是消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我认为,他并不具有对世界、对人类深刻的爱,他爱的也许并不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身,而是它们美好的一面。虽然向往美好事物是正确的,但只能接受美好的一面,而容不得一丝瑕疵,就不见得可以称之为爱。或许,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注定不是一个懂爱之人,他的眼中只有美。

他对母亲的谴责与不满,完全是怪她在先王死后不到一个月,就被他叔父诱骗成奸与成婚,对他父王的爱情不专一,水性杨花。于是,他对母亲进行了几乎可以说是全盘的否定,甚至怀疑他母亲与叔父同谋杀害他父王。在第三幕第四景他与母亲的对话中,他全程都是对母亲的谴责,而全然没有关心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的处境。罗撰克兰兹说:“每个单独的私人尚且会用它心智的全部力量与防卫去保护他自己的生命不受伤害”,而哈姆雷特显然更希望他母亲可以去实践“宁为玉碎,不为瓦存”的古训。我觉得这是不太符合人性的,面对自己的母亲,首先在乎的理应是她是否安好。所以,姑且不去怀疑哈姆雷特对母亲的爱的成分,但我认为我有理由指出,他并不懂得如何爱他的母亲。

就如同他父亲的亡魂说的那样,“她自有生长在她胸中的荆棘去惩创刺螫她”,哈姆雷特的母亲已经在受到心中的犯罪感的煎熬。在第三幕第四景中,她以为哈姆雷特要杀她,表现出她的心虚。而后来她说:“啊,哈姆雷特,别说了;你把我的目光转向灵魂,那里我看到染入纹理的黑斑,永不会退色。”更是明确地道出了她心中那份持久的犯罪感。然而她的儿子却一再地强迫她去面对这块伤疤,甚至失去了对母亲起码的尊重。以至在这一幕的末处,她说“若是说话时要用气息,气息是生命的呼吸,我已经没有生命去吐露你对我说的话了”。她的心伤透了。而她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答应为哈姆雷特保守对话秘密,还有最后哈姆雷特跟赉候底施比武时,她为了向他祝酒而误喝毒酒,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她对哈姆雷特血浓于水的爱。即使他疯了,做出许多惊人、吓人的事,她依旧爱他——这才是更具人性的真正的执著的爱。我甚至怀疑王后有可能是事先觉察酒中有问题,毕竟她每天跟国王生活在一起,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她就坚持喝下那杯酒。而她不知道赉候底施手中的剑也有问题。

哈姆雷特也不懂得爱奥菲丽亚。他的确对她产生过爱恋,但一个深爱着对方的男人又怎么可以质问自己的爱人“你贞洁吗?”!这对奥菲丽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伤害。虽然曾翻译过《哈》的孙大雨先生说,哈姆雷特发现奥菲丽亚的父亲效忠于克劳迪欧斯而使她成为欺罔他的工具后,尤其因为他决心使自己毫无牵挂,就断然跟她决裂。“他要献身给使丹麦朝廷天日重光的大举,只得牺牲自己的情爱,割舍小我以完成了不起的隆重使命。”但在我看来,他大不必要把无辜的奥菲丽亚伤得如此之重。让一个人死心的方式有多种,为何要以“贞洁”去伤害一个清纯女子呢?这是一种侮辱。

更甚的是,他杀了她的父亲。虽说朴罗纽司是他复仇路上的障碍,他要为父报仇,光复丹麦,杀朴罗纽司是早晚的事,但他发现自己误杀了朴罗纽司后,完全没有表现出对“爱人之父”的死的惋惜、遗憾,至少是尴尬。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一名神圣的判官、正义的代言人。“这当朝一品的谋臣,在世时是个又蠢又多嘴的坏蛋,如今已肃静无哗,很庄严,不漏气。来啊,贤卿,跟你结清了账目吧。”我丝毫读不出他有担心过奥菲丽亚的感受。所以,我得再次指出,哈姆雷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以致他去消灭一些他认为丑陋的东西时,可以不带一丝常人的感情。哈姆雷特被塑造成一个“正义之神”,而非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人。

可笑的是,在他发现奥菲丽亚投溪自尽已经死去时,不仅质疑她哥哥赉候底施对她的爱,还声称自己对她的爱有多么的浓烈。我认为,哈姆雷特其实是最没有资格标榜自己对奥菲丽亚的爱的人。他先给她心灵的重创,再杀死她父亲,使她发了疯。不管他的这些行为是出于何种伟大的理由,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深沉,对于奥菲丽亚而言,这些都只能是伤害,致命的伤害。

哈姆雷特是多么的崇尚完美,以致他十分难以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在第五幕第二景中,他与赉候底施比武之前,对赉候底施表示歉意。但他是这样说的:“是哈姆雷特冒犯了赉候底施吗?决不是:哈姆雷特若失去他本性,不是他自己时,得罪了赉候底施,那哈姆雷特没有做,他便不承认。谁做的,那么?是他的疯狂:若这样,哈姆雷特便是受损害的一方;哈姆雷特的疯狂是他的仇敌。”当他发现自己的过错暴露他身上的缺陷时,他把一切推给了“疯狂”,而他自己只是“疯狂”的受害者。

全剧中,哈姆雷特从头“爱”到尾的,似乎只有他父亲。但我敢断言,如果他突然发现原来他父亲也并不是如他所想的完美的人,他也会对他父亲失望,进而对他父亲进行否定,而他自己将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哈姆雷特多么的像一个大丈夫,哈姆雷特又多么的不像一个男人——这矛盾的集结缘于他的不成熟——他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生活了太久了。当他突然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他由一个才俊变成了一个矮子。哈姆雷特不懂得去爱也是因为他的不成熟。他就像一个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小孩一瞬间长大了,他甚至不懂得如何去生活,爱又从何谈起?在现实中,他找不到爱。他的爱遗失在完美世界里。这,注定了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以上是本人读过《哈姆雷特》之后的一些愚见。或许我们可以从哈姆雷特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它们在哈姆雷特身上被莎翁夸张化了、扩大了。

如何去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有懂得爱,才能收获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