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在句子中的意思. 松鼠断绝了生机。 这一步棋走得太绝了。 他的书画被称为 ‘ 双绝 ’ 。 他们走的是一条绝路。
松鼠断绝了生机。绝: 指完全没有了;穷尽的意思。
这一步棋走得太绝了。他的书画被称为 ‘ 双绝 ’ 。绝: 指特别;最;好的意思。他们走的是一条绝路。绝: 指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意思。
二、"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是什么?
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雕虫”本指雕刻鸟虫书。所谓鸟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代的鸟虫书这种篆字,即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字体,多由鸟虫形体发展而来。现在仍有“雕虫篆刻”一语,说的就是这种雕虫鸟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艺。
出处: 《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鸟虫书是在大篆的规范书体的前提下,加进了一些鸟〔凤)虫(龙、蛇等)的图形,以及这些图形演化而来的抽象感觉,它使得实用性的文字增加了很强的可观赏性。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说,这种书体的出现,既不是对远古象形文字的回归,也不是文字演化的自律性的必然,而实实在在是与当时人们的审美自觉性有关。
从现有出土的铜器铭文上看,鸟虫书至迟在春秋中期已出现,并且流行于楚、吴、蔡、宋、越等国。楚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她逐步统一了南半个中国,丰富绚丽的楚文化,既是南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南方各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精萃。因而,楚国的鸟虫书在当时不光深深溶人了楚国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鸟虫书应用的代表,在中国传统的年节期间,甚至在平时,当我们漫步在江南的乡间和闹市时,常常看到一些民间艺人用自制的竹笔和木笔等,当众表演书写鸟虫书。他们大多用不同的颜色来书写,更增加了它的吉祥祈福的喜庆色彩。这种民间的书写方式,虽然没有登人书法或者美术展览之大堂,但在民间却有相当普遍的观赏群。在湖北地区的大专院校里面,我们随时可以在学生寝室里面,看到他们从街头巷尾买来的鸟虫书,正而八经地张贴在床头,只是书写的内容往往是根据他们的要求而题写的勉励上进的箴言或警句。
我们无意为这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样式是否能称之为书法艺术而考辩,但它受到百姓的欢迎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家庭里,特别是乡下广厅大屋里,我们常常看到这种鸟虫书被作为对联挂在中堂的两旁,在那种民间文化色彩浓郁的环境中,这种鸟虫书对联,确实是点晴之笔,使得满堂生辉。
很明显,这种民间的鸟虫书(或称花乌字)的源头,无疑就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鸟虫书,从现在的书写特点上来看,在文字的结构上,它以行楷和草书为骨干,在装饰上,它仍以鸟形为主,但根据笔划的特点和文字意义,灵活地加进一些蝶、虫、鱼、虾等形象,使得幅面的图形趣味远远超过文字的意义。在似是而非中,文字的本意有如雾中之花,更具有含蓄的魅力。
在另一个方面,鸟虫书以其特殊的魅力,被南方的民间艺人应用在墓碑铭文、窗格纹饰以及剪纸等民间艺术之中。
在楚地的民俗中,老人的去世为“白喜事”。既为喜事,当然安葬在墓中的故人便是“享福”,同时他们也认为,故人灵魂也会佑福于活着的族人。所以,有人会在墓碑中间刻上一个很大的“福”字,“福”字完全用鸟〔凤)虫(龙、蛇)盘绕而成,它便是“鸟虫书”在流变过程中转化为吉祥的意蕴的体现。
在故楚地的很多地方,至今还可以见到木结构房屋上,用鸟虫书作窗格的花饰。这种书体的装饰美感和吉祥寓意,已成为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在一些民间剪纸和刺绣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鸟虫书的倩影。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鸟虫书,奇迹般地在民间保存下来,并沿续发展至今,它不光被民间艺人代代相传,作为一种专门技艺,还被民间巧匠搬上了建筑装饰、墓碑铭刻和剪纸图案等。它的语言和审美功能,成为民俗文化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它的进一步发掘研究,仍存在其现实意义。
三、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成语解释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独具(不是“距”)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其它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诵。
曲高和寡:意谓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就越少。比喻言行卓越不凡则知音难得,或作品艰深高妙则之知者甚少。
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词 目】 笔走龙蛇
【发 音】 bǐ zǒu lóng shé
【释 义】 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出 处】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示 例】 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同义词】 笔底龙蛇 行云流水
【用 法】 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不同凡响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解 释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示 例 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近义词 与众不同、卓尔不群、出类拔萃
反义词 平淡无奇、不过尔尔
歇后语 韩湘子吹笛
灯 谜 神曲;雷鸣;仙乐;此曲只应天上有
【词 目】 别具一格
【发 音】 bié jù yī gé
【释 义】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 处】 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示 例】 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
【近义词】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
【反义词】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
【歇后语】王羲之的字帖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学、艺术、书法等
【英文】 having a unique style
【日文】 独特の风格がある,一风(いっぷう)変わっている
【法文】 avoir un style originale,du cachet <être unique,différent,distinctif>
【德文】 einen originellen Stil haben
【俄文】 своеобрáзный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