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吐礼仪中为什么说话常以“请”字开头?

口才训练 2022-03-28 02:05 编辑:韦超 64阅读

  

在古代,“劳驾”“拜托”用来求人办事;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求人指点说“赐 教”。现在,语言的不断发展,使得有些口头语逐渐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淡去,但是 古人所留下的绝大多数词语还在被广泛地采用着。
  

现在,人需要帮助时,可说:“请您帮忙好吗” “您能帮一下忙吗” “请借借光” “请问,怎么去中山纪念堂” “打扰一下” “请递给我” “劳驾,请传过去”。总结一 下,“请”字应该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日常生活中“请”字不绝于耳。
  在美国,就算是在自己 的家中,人们之间也十分客气。在美国,从小孩从开始学说话起,父母就向其灌输 “请”字的重要性。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个要求时,常以“请”字开路。若是忘记说 “请”,父母会提示你们要用“please(请)”。丈夫无论做什么,都得先对妻子说:“请 允许我这样做。
  ”妻子会回答说:“请你自便。”

此外,美国人日常通信都少不了“请(please)”字。“请坐”“请转告”“请您先 走”“请多费心”“请尽早回信”,等等。打电报时,他们宁可多付电报费,也不省掉 “请”字。据说,美国电信总局每年从这个“请”字上就可多收人1000多万美元。
  

在国内,人们也常“请”字当先。在拥挤的车厢里要错过时,要说“请让开一 下”;当坐汽车感到十分闷热时,要说“请把窗户开一下”;用点心或茶水待客时,要 说“请慢用”;当餐桌上酒、菜准备好后,主人也应招呼客人:“请大家慢用。”

日常生活是这样,出门在外更要这样。
  你可能发现,当你乘火车出出站口时, 乘务员要对你说:“请出示您的车票。”过海关时,相关人员会提示,请出示您的护 照。”在饭店,服务员常对你说:“请稍等”“请慢用”,在顾客消费完时他(她)们也会 说:“请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这些话中的“请”字不是多余的,多含有谦虚、对对方的尊重或使语气委婉的 意味。
  丨万一需要使用祈使句时,加上一个“请”字,口气也会显得缓和许多,显得有 礼貌、不生硬,有很好的语气调节作用。

为此,要有意识地在交谈中多使用“请”字,这是文明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基本方式。不管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和事,只要你需要别人 帮忙时,就必须先说“请”。
  多说“请”,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内心修养,也是对别人尊 重的体现。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更利于交际的进行。可以说 “请”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良好 的个人修养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