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所在城市公立医院的服务态度如何?

口才训练 2022-05-02 16:55 编辑:诸泰 124阅读

别提了。有一次,我看完内科,顺便到外科问个问题,外科诊室没外人,医生一个人在那坐着。我说没挂号问个问题可以吗?答,挂号。我说就一句话,答,挂号。我说,你咋在这样,答,挂号。再问,医生竟拍了桌子。下死我了。

一次,我花了 n 元挂号,医生只回答了两句话,再问,医生说,我只能回答你这些,下了逐客令。医生真牛!!!

一次看病,医生二话没说,查胃,没事。查肺,没事。查脾,没事。查肠,没事。交了一大堆钱,最后医生说都查了,我也没办法了。让人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我活大半辈子了,在公立医院遇到的医生十之八九都是冷面医生。没有同情心,看好看不好,与医生没关系,反正你交钱。

一个人生老病死谁也离不了医生,离不了医院。

医生医院,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医院像宾馆一样施行标准化服务,医患矛盾会解决吗?

谢谢邀请,医患矛盾的出现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施行宾馆一样的标准化服务就会解决的。

医患矛盾的出现是整个社会矛盾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矛盾没 解决好,医患矛盾就难以解决。

发生医患矛盾,主要原因:1.医疗技术原因,2.服务态度原因,3.经济原因,4.沟通不到位。下面结合解决办法一一描述。

1.医疗技术原因,中国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同是执业医师,很多基层大夫把错误的治疗方法当成其“规范”治疗,非常危险,这是历史原因,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赤脚医生”也在为百姓看病,现在在一些偏远地区卫生院,甚至是县医院,无证行医的也大有人在(没有办法,有医生总比没有医生强)。国家已经在重视了,除了每年派遣大量医生支援基层医院,医学院校还开设了农医班、定向班等,所有基层大夫都需要到三级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医疗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基层比较薄弱,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县级医院,应该继续加大基层的投入,让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大夫的收入。

2.服务态度原因,比较一下中国的北京协和医院,和美国的梅奥诊所,都是两国顶级的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年接待患者约226万左右,员工总数4000多人。美国梅奥诊所年接待患者约116万左右,是协和的的一半;员工总数61100人,是协和的15倍。协和医院是国内众多医院的缩影。

巨大的反差对国内医院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廉价劳动力,缺尊严!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要饱受职业病痛,缺健康!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风险高危群,缺保障!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猝死高发区,缺休息!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陷无尽医疗纠纷,缺和谐!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遭受无休止打骂,缺安全!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得不到理解支持,缺认同!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累死累活不落好,缺地位!

请问在这种条件下,医务人员的态度会好到哪里去?能完成工作就不错了!

3.经济原因,很多患者因为基层医疗技术不行,到上级医院,而上级医院自付比例较高,患者大多经济拮据,花了钱,效果不理想就可能会找医院闹,希望得到一些补偿。我就遇到过一例女截瘫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还没手术,他们家里就开始闹了,其是一个囊肿自己破裂好转,非得说是护士给擦破了。好在本来就没手术,病也好转了,闹也闹不出个啥。假如患者报销比例很高,经济状况很好,他们也可能会变得更加“文明”。回想过去,经济差的年代,邻里、兄弟因为小利益而反目成仇,现在比以前富裕了,相互关系更好,更和睦了。国家在提高百姓收入的同时,应该加强医疗的投入,特别是贫困地区,而且要继续加强医改,把有限的医保基金利用好,提高效率。

4.沟通不到位,患者和医生信息不对称,随着社会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如果医院或医生没有详细告知患方病情及预后或风险,就容易引发矛盾。

医患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部分,医院管理者,行政部门制定了很多标准化流程,如医疗的十八项核心制度,疾病有诊疗指南,诊疗流程。但是,医学是多变的,和宾馆不一样,患者的预期也不一样。所以,要解决医患矛盾,应该多方发力。有矛盾,请走正规程序,否则按照现行法律定名医闹,会遭到联合惩戒。

以上观点仅仅代表个人,和任何医疗机构无关。如有不妥,敬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