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查报告,以调查报告

口才训练 2022-05-17 23:04 编辑:关义 280阅读

慢慢来吧,不用可以等到即将睡觉的时候再给洗,也要把洗刷当做游戏来完成,大人态度不要太强硬,越是硬,他就越拽越不配合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 良好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入手。 饮食习惯包括: 1、正确地使用餐具 ,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4、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 睡眠习惯包括: 1、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 2、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 3、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自理能力包括: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 3、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 4、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幼儿做榜样,教育幼儿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重在坚持,在各方面不断重复和练习。在上个学期,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积木玩过就随地仍,进餐后满地是饭菜,这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在三岁以前,自主活动的能力不强,各方面都需要父母的耐心呵护,这时的孩子对父母也有较强烈的依附感。但到了三岁左右,由于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活动的能力,自我意识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所以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常常会违抗父母,让父母觉得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称为“三岁反抗期”或“第一反抗期”(相对于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而言)。 三岁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如果这时孩子独立的需要被压抑下去,从表面上看可能会比同龄孩子“老实”、“听话”一些,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就容易缺乏独立性,事事依赖别人,并且还会表现出缺乏创造性、智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缺乏自信等特点。因此,对这一时期孩子的教育重点是要家长们丢弃惯常的限制性的教育策略,一方面交给孩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另一方面,允许孩子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家长则应充当鼓励、保护和引导的角色,切忌简单制止、事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