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室里的文明礼貌用语
(一)教学前后
1、课前小预备,教师应到教室门口巡视,室内学生做好课前准备。2、当响起上课铃声,教师走到讲台前,立正之后说:“上课”。
3、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教师呼“同学们好。”
4、全体学生呼:“老师好”!
5、下课铃声响后,教师说:“下课”。
6、全体同学起立,教师巡视后呼:“同学们再见!”
7、学生齐应:“老师再见!”
8、学生立正之后等教师离开讲桌出门时,班里学生方可离开座位。
(二)、教学过程中
1、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时,学生应积极思考,举手准备回答。
2、当教师指名回答问题时,学生起立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向学生说声:“请坐”。
3、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时,先举手,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发言。
4、当学生因事迟到时,应站在教室门口喊声:“报告!”得到老师回答后方可进教室。
第二部分在办公室里礼貌用语
1、学生进办公室前先敲门后立正喊“报告”!室内有关教师
回答:“请进”!
2、学生轻轻步入教师办公桌前,交取作业或请教问题要立正,未经允许不得坐下。
3、学生接受教师递送物品时,要用双手,并说:“谢谢”!
4、教师与学生谈话结束时,学生向教师行鞠躬礼,教师应点头还礼,并说:“再见!”
第三部分在校内外礼貌用语
1、学生在校内外,迎面遇见认识的教职工时,应主动打招呼:“某某老师好!”或某某师傅好!如果迎面遇见不认识的教职工, 应点头致意。
2、学生在校园内,迎面遇见不认识的来宾,而来宾又没有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这时学生要微笑点头致意,以礼待;如果来宾主动给学生打招呼,比如:“同学们好!”学生要立正,以礼相谢后对领导说:“领导好!”;来宾询问学生有关情况,学生不知道的,应用亲切温和的语调回答说:“对不起,我不了解情况(或我不知道)”;如果学生与来宾交谈结束,在分别时应说:“再见”!如果是晚上,应该说:“晚安”!
3、如果来宾要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学生要先敲门,后立正喊:“报告”。来宾说:“请进”!学生轻走到来宾跟前要立正,未经来宾允许,不得坐下;学生接受来宾采访时,坐、立、行、走姿势要端正,谈话语调要恳切、温和。如果来宾赠送学生礼品时,学生接受时,要用双手,并说:“谢谢”!学生与来宾交谈结束,临别时要主动向来宾行鞠躬礼,并说:“领导再见”!
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无论什么姿态都会给人一种十分挺拔、精神的感觉。孩子刚上一年级,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很大的,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多动,让他一动不动的坐着是一件难事。例如我班王阳,聪明伶俐,但是多动、总管不住自己。他的妈妈经常为他拔腿就跑而头疼。我向他的妈妈说,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要求也要适中,不能过高,而且向不同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提出的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对于王阳这个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要予以表扬,今天比昨天多坐了一分钟,就奖励他一个小粘贴,慢慢的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二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
行为是文明礼貌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要使学生明白一定的行为规范。例如进教室要先敲门,不能随便的闯入其他班级。要经常使用您好、请、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对于学生的行为训练一定要抓住生活,及时教育。侯欣慰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有一次在走廊里,她捡起身边的一个小纸片,扔到了垃圾桶里。我看到这样的场景,马上伸出了大拇指,说:“你真棒!”,回到班级,我又向全班同学表扬她,从她脸上看到了腼腆的微笑。以后我几次发现她都能捡起身边的废物,扔到了垃圾箱里。
三、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礼貌语言像丝丝细雨能滋润人们的肺腑;它像一封无字的介绍信,通过语言就能判断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学生礼貌用语的使用,要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到礼貌用语。每当我表扬学生时,学生都要说谢谢老师。其实这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不仅仅尊敬了他人,而且使学生懂得感恩。我发现同学之间闹矛盾时,有的同学大声地喊:“老师他欺负我!”这时只要我在其中进行调节,对方说了句真诚的道歉,很快就能平息这场“战争”。
四、家长和老师要做文明礼貌的好榜样
家长和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如果我们都不注意平时的言行,却让孩子懂文明讲礼貌,这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实施文明礼貌教育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好示范,给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
总之,文明礼貌的养成应当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除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还要培养学习、劳动、语言、思维习惯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只有将良好的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