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去世,三年之内不能走亲戚,不能串门

口才训练 2022-08-18 17:59 编辑:嵇柔 276阅读

好久没有回过家乡,不知道这种风俗有没有改变,但三年之内不能走亲戚,现在我们那里已经没有了,至于不能串门,在老人未入土之前,当地的确还有这种忌讳。

曾听老人们说,家有老人去世,过去要守灵一星期,入土为安后,要一期一期的去上坟,直到过了100天,做子女的才可以脱掉孝服,但是做长子的,三年之内必须穿戴白鞋子。

白鞋子其实就等于披麻戴孝,因为他有孝在身,所以不能去走亲戚,也不能去串门,平时忌讳穿红戴绿,也不能去参加任何喜庆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的忌讳了,老人去世三天就会被火化,安葬之后,做子女的就会脱掉孝服,传统的期期上坟习俗,被简化成五期、七期和一百天。

老人去世三年,是子女的重孝期,当地过春节时,是不能贴春联的,三年之内的每年祭日,子女要在这天回去祭拜,如果村里有未出五服的同辈,大家也会一起去上坟。

前一二年的祭日,办的相对简单,但是三年这天就不同了,这是当地的一大祭,所有沾亲带故的亲朋,几乎都要前去,这是我们那里人说的“半喜半忧”,会宴请民间艺人前来助兴,这天非常隆重,客人多的时候,仅酒席就可达百桌。

三年过后,守孝期虽然过去,但老人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每个子女的心里。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好的风俗要继承,你问的这个风俗不应该传承!一些人就是那样,老人在时不孝不负责任,死了就讲传统这样那样的,假装孝道,太没意义了!我个人关点是,老人在世时多多孝顺老人,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多亲近老人,这才是原因的根本!老人去世了讲那么多封建迷信有用吗?

农村奔丧红肩带是什么意思?

正常来说传统丧葬都是白布表示百事,也就是丧事的意思,近现代西方文化进入后,出现了一种白事穿黑衣的做法,我们的民间传统就是白色代表丧事,家属在丧葬上面都是要有白色麻布做衣服帽子这些,当然可以变成白色包头巾,以及白色布条绑在腰上或者手臂上面。

亲朋好友都要身上挂白色麻布,这是传统丧葬文化里面的重要环节,正常人其实都懂得这些,只是有些地方丧葬上面的人需要绑红线红绳,这些是为什么呢,白色丧事怎么能出现红色的东西,这个不是造成对冲不吉利吗,过去民间的人对这些非常的忌讳的,为什么还会允许出现红色东西呢。

其实这是一些地方的风俗,亲戚朋友手上要系上一条红色绳子,用来作为辟邪用,民间传说人死办丧事的时候,会招来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容易对悲伤过度的家属造成伤害和影响,因为亲朋好友在办理丧事身心疲惫伤心过度阳气虚弱,容易被邪气影响,所以绑上红色线用来辟邪用,这些属于一些地方的风俗。

现在来说说奔丧红肩带是什么回事呢,其实这些是对于特殊特定的人才有的,并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戴上到,戴红色带着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这个是一些没有过门的媳妇或者女婿带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关系已经基本上确认好,不出意外变成一家人已经成为定局的对象。

这个可不是一般男女朋友能戴的,不过如果说恋人之间,其中有一个的家人去世办丧事,对方要求你一起去奔丧,如果你去了这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就算关系不是非常亲密,但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去,不过以好朋友的关系去,如果你以关系到了谈婚论嫁地步去的,已经确定关系结婚,只是差最后的流程,已经认可是对方的人,那你去就要系上红色带子,这代表着即将成为一家人,现在的准媳妇或者准女婿身份。

我们的风俗也有这种装扮,这个意思就是未成亲的准女婿或者孙婿,即是有了婚约的未来女婿,比如双方父母已经议亲成功的,肯定要参加准岳父母的丧礼,这时如果用朋友之谊就有失公允,但是以女婿之礼又不够庄重,毕竟婚礼尚未正式举行,再者我们的风俗习惯是先办红事后办白事。

所以折衷方案就是题目里面的红披肩或红袖圈,旁人一看就会明白一切,这样既兼顾了亲情又不失传统风俗,待孝期满一年后即可择日成亲。

除了上述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赶在丧事之前完婚,此举多用于男方父母去世之故,本来婚期将近但未来翁婆其中一个去世,男方可以上门要求先完婚后办丧事,按照我们的风俗女方父母只能应允,当然婚事一切礼仪从简,这个风俗我们称之为“赶孝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