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礼仪教育6-12岁?

口才训练 2022-11-06 16:15 编辑:印艳 211阅读

1.弯腰捡东西、系鞋带时,一定要蹲下,不能撅着屁股朝天,看起来很不雅。

2.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千万不要狼吞虎咽,既不利于消化,又有损形象。面条要咬断吃,不要往肚里吸;喝汤用小勺。

3. 坐板凳要双膝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千万不要双腿张开、或翘起二郎腿,丑死了。

4.到别人家做客时,未经主人允许,不要随意乱翻东西。

5.不管什么食物,再喜欢吃也要控制,尤其不要暴食暴饮,不管在家还是在外。

6.到别人家做客,不管主人烧的饭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发出真诚的赞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7.用餐完毕,最好帮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对方不让帮忙,也要有这个举动,表示感谢。

8.接打电话,第一句要说“你好”,话说完毕,让对方先挂电话;如果对方让你先挂,说过“再见”后,停顿3秒再挂。

9. 别人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务时,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10.看别人手机照片或电脑等其他物品,未经允许,不要往下翻动。

11.公共场合,少吃猪手、骨头、鸡爪等大骨头类食物。尤其是女孩子,龇牙咧嘴啃东西的样子,实在不好看。

12. 对人友善,时刻保持微笑。这是世界通行证,不分国界,不需翻译,永不过时。

幼儿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哪些内容(一)

东东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他在家里待不住,常要妈妈陪伴他外出到公共场所玩耍。在外面,东东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到处奔跑,大声喧哗吵闹,还喜欢吃零食到处丢垃圾,随地吐痰。经常有成人议论:唉!这孩子太折腾人了,还不讲卫生哦。东东的妈妈听见了脸红通通的,很尴尬,决定要加强对东东的文明礼仪教育了。

儿童礼仪培训家长心得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方面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听从他们的教导(包括让座、让餐、让路);


(3)孝敬父母,体贴家人,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同学礼仪方面


(1)同学间的交往使用礼貌用语,不给同学取绰号;


(2)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注重团结;


(4)胸怀宽广,不因一点小事和同学争吵;


(5)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穿着礼仪方面
(1)星期一穿校服,平时着装整洁朴素大方,不穿背心、拖鞋在校园行走。


(2)在校园内规范地佩戴红领巾。
体态礼仪方面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


(2)坐姿要正确,挺直腰板,双脚平放。


(3)与人交谈时要目视对方,保持微笑。


(4)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语言礼仪方面


(1)
一贯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坐”;


(2) 对老师、同学、家人、邻居等都用礼貌称呼;


(3)不讲粗话、脏话;


(4) 平常用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流。


集会礼仪方面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必要时做记录。


待客和做客礼仪方面
(1)客人来访,事先做好准备,热情接待;


(2)吃饭时,主动邀请客人一起用餐;


(3)送客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4)去亲友家做客仪表整洁;


(5)在亲友家谈吐举止文明;
(6)不经主人允许,不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


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
(3)文明观光,在旅游景区,讲究社会公德,不乱丢垃圾,举止文明,爱护公物。

餐桌礼仪

(一)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在学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饭时,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饭盆,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结束,应把凳子整齐地摆入在餐桌下面。

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