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礼仪常识大全?

口才训练 2023-08-12 23:09 编辑:admin 287阅读

一、职场礼仪常识大全?

——1——

问候。职场人际关系,从问候开始吧,可以拉近人们的亲近感。

上班的时候,遇见同事招呼、以表尊敬,拉近同事的亲疏感,建立同事日常关系。

特别有些员工,不喜欢遇到自己的上司,就像老鼠遇到猫,要等上司走了,才过去。

这样反而不好,要大方和上司打招呼,就如遇到自己的同事一样。问一声“好”。

无论是同事,还是上司,低头假装没有看见,千万不要使用这招,会显得很不友好。

——2——

隐私。在一个公司上班就了,记住,这里是一个小社会,利益链的小社会。不是自家,这根弦不要忘记了,如果忘记了,绝对死得难堪,过来人的告诉你绝对错不了。

同在一个公司上班,特别是同在一个大厅的同事,时间一久了,就会短暂忘记这个“社会关系”,就会向同事抱怨某个人或上司或公司。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职业素养好的,还好。如果越多他(她)也没有多少心机,把你原话告诉当事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相处起来就比较麻烦。

还有就是这个职业素养好的告诉没有告诉任何人,有一天他(她)当上司了,他(她)肯定不敢重用你,毕竟你爱抱怨,上司都希望下属个个如豺狼一般,不喜欢总是抱怨或传小道消息的人。

隐私,可大可小,容易造成同事之间产生纠纷,甚至升级打架,是极其危险的事。所以,职场中,少说多做,肯定没有错。

——3——

穿着。职场中,讲究形象得体就行。一般稍大一点

的公司,都有工作服,这就没有什么可说了。

如果公司没有,工作的时候,尽量装着正常些。

女性、尽量不要穿低V或透明的衣服,特别是夏天。

虽然,现在时代够开放,有吃有喝,见识眼界都高了,不过还是得照顾别人上班心情。

不论男女、红发、绿眼,穿金戴银、这些“个性”的东西,建议不要在办公室出现,这里毕竟不是家、约会地、宴会,公众场所,需要有所节制。

——4——

电话。打电话,这个在办公中,最常见。不要太

大声说话,影响周围同事的工作,打断他们的思路。

特别有时,遇多一个项目,谈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突然今天说,可以了。

这样喜事,一时忘记了周围同事,大声笑起来,虽然情有可原,但同事仍然会把你当成怪物一样看着。

如果电话长或你声音大,建议去外面说话,这样不打扰周围同事。特别是你如果电话多,通话时间长,要特别注意,不然你一直在说话,人家还以为你在用公司电话聊私事呢。

——5——

名片。职场中交换名片,是比较常见的礼仪。这个需

要特别注意,因为通过名片,可以准确了解对方是干嘛。

名片一般都是双收递给对方,有文字正面,收到名片后,建议快速看一下,特别是职位、公司、姓氏,同时,把名片放在面前的桌面上,这样也方便接下来交流,不给叫错。

特别是对方的公司、职位和姓,这个要是称呼错了,会给对方留下很不尊重对方的感觉。有些人直脾气,马上就给你纠正。如果纠正还叫错,估计就没有必要谈下去的可能了。

以上职场礼仪算是比较常见的,实际日常职场中,还有如:约对方谈项目的准确时间、握手、帮人按电梯、帮助他人、男士抽烟、应酬敬酒、应酬座位以及车位等。

不卑不亢、自信大方,一点一点观察,职场礼仪也没有那么难的。

二、古代礼仪常识大全?

古代礼仪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天。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老、故、逝、终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间的礼节。一指禅让,即让位给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三、生活小常识大全实用?

羽绒被的选购技巧

要挑选好的羽绒被,就要学会分辩羽绒被的办法:

一按:

将天然羽绒被放松铺平,让其天然康复三分钟,再用手按压被子,随行将手松开,如果能很快回弹康复原状,即为佳品。

二摸:

用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完好的小毛片或过大过粗的长毛片、茸毛管等。如手感柔软又有完好的小毛片则是正宗产品。

三拍:

用力敲打被子,看有无粉尘溢出,粉尘溢出量越少越好。

四揉:

用双手搓弄被子,如有毛绒钻出,阐明其面料是仿绒,不宜选购。

五闻:

挨近羽绒被作深呼吸数次,无异味则是佳品。六掂:用手掂一掂羽绒被的分量,一起观看体积的巨细,分量越轻体积越大越好。

运用羽绒被的时分要注意,为防止弄脏,运用时应套被套,若已被玷污,应送干洗店干洗,而一般纤维被可直接机洗。羽绒被的面料是通过防绒处理的,有一点小孔也会逃出羽绒,因而运用时要当心,防止被尖利物刺割被子。

四、中国礼仪文化常识大全儿童?

在学校的礼仪常识

(一)形象礼仪

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8.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起坐做到桌椅无声响。

9.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1.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应全神贯注地听讲, 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2.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3.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

16.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伙伴。

17.集体外出活动要服从管理。同学间要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和照顾好体弱的同学。分组活动时,要服从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18.参加竞赛活动时,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或过失宽宏大量。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19.观看比赛,做文明拉拉队员,不喝倒彩。不为已方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讽刺挖苦失利者。真诚地为赛场上的每一位选手喝彩。

20.积极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说话、提问有礼貌,举止大方,彬彬有礼。

21.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线路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22.各种活动中,都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绿色行为”,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捡纸、垃圾分类放置等。

(四)集会礼仪

23.举行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快、静、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静候仪式或集会开始。

24.静心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活动结束后,目送领导或来宾先退场,再听从指挥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25.在集会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26.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27.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28.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五)尊师礼仪

29.进校门时,见了老师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30.放学时,排好路队集体离校,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不无故在校内或校园周边区域逗留。

31.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轻声敲门,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与老师谈话时,眼睛不要左顾右盼,说话要轻声细语,尽量不影响别人。老师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等教师忙过后再说明来意。

32.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电脑。如果要找的老师不在,但确实有急事,可给老师写个留言。如果是与老师事先约好,则要按时到达约定地点。

33.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34.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在背地里非议他人。

3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六)同学礼仪

36.尊重同学,互助互爱,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37.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38.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39.搬弄是非。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

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40.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相互礼让。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41.任何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42.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七)行走礼仪

43.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44.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4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6.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47.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八)升旗礼仪

48.立正站立,行注目礼。

49.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0.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九)就餐礼仪

51.餐前洗手。遵守秩序,排队领取餐具、食物品,排队不加塞,不敲打餐具,保持安静。领取餐具、食品后,进入各餐室指定位置就座。就座时,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52.进餐时保持安静,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爱惜粮食。不将食物带出餐室边走边吃。

53.餐毕将残汤余羹、骨头蛋壳等倒入规定桶内,将餐具轻放到指定地点,餐巾纸节约使用,用后不乱扔,保持餐室卫生。

五、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识大全——生活小常识小窍门?

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小常识: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4.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7.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8.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9.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10.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11.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12.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13.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14.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15.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

六、生活小常识科普知识大全?

1 、巧除纱窗油腻: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

2、将虾仁放入碗内,加一点精盐、食用碱粉,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

3、和饺子面的窍门1:在1斤面粉里掺入6个蛋清,使面里蛋白质增加,包的饺子下锅后蛋白质会很快凝固收缩,饺子起锅后收水快,不易粘锅。

4 、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把残茶叶晒干,放到厕所或沟渠里燃熏,可消除恶臭,具有驱除蚊蝇的功能。

5、巧用“十三香”:炖肉时用陈皮,香味浓郁;吃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鲜;自制香肠用肉桂,味道鲜美;熏肉熏鸡用丁香,回味无穷。

七、化学生活救命常识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100 例

1 、 生活窍门: 巧用牙膏 6: 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 烫伤, 抹上少许牙膏, 可立即止血止痛, 也可防止感染, 疗效颇佳。

2 、 生活窍门: 巧除纱窗油腻

3:可将洗衣粉、 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 待溶解后, 拿来擦玻璃窗、 纱窗, 效果均不错。

3 、 生活窍门:将虾仁放入碗内, 加一点精盐、 食用碱粉, 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 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 爽嫩可口。

4 、 生活窍门: 和饺子面的窍门 1: 在 1 斤面粉里掺入 6 个蛋清, 使面里蛋白质增加, 包的饺子下锅后蛋白质会很快凝固收缩, 饺子起锅后收水快, 不易粘连

八、教养礼仪常识?

1. 是必须要掌握的。2. 因为在社交场合中,懂得教养礼仪可以让人更加得体、自信、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同时,教养礼仪也是一种文化素养,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3. 包括但不限于:如何穿着得体、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用餐、如何表达感谢和道歉、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观察身边的优秀人士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

九、司机礼仪常识?

车环境。

3、安全司机,不违章,行驶中不使用手机,确保行车安全。

4、规范用语,不讲脏话,粗话,展示星级司机文明风貌 5、文明行车,不向车外吐痰,抛物,维护公司形象 因此作为司机,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便更好的为公司领导和同事服务,更好的建立和维护公司形象。

十、敬酒礼仪常识?

1、敬酒时间: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敬酒是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就可以敬。普通敬酒,只要是在正式敬酒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2、敬酒姿势:要敬酒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祝酒对象。

3、敬酒顺序: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需要分明主次,要先给尊长者敬酒。

4、敬酒礼仪:谨记“主人优先”的原则,在餐桌上应由主人率先提出敬酒并致辞,其他人不能喧宾夺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