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的非语言信号有哪些?

口才训练 2023-04-16 05:14 编辑:admin 71阅读

一、人际传播的非语言信号有哪些?

你们老师还真先锋啊??辣妈辣妹是不是妈妈和女儿互换身体那部电影?

如果是那部电影,可以这么写:(你学广告的,传播学的基础应该有点吧,废话不说,直接开始了)

传播学按范围可以主要分为5个部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主要从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来分析。(电影看的时间太久远了,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也许还可以从群体传播上联系联系,这部分你就自己弄吧)

人内传播:

1.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和客我(me),主我是自我意愿和行为主体,客我是社会期望及社会评价的代表。通俗点说,人的自我就是在“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和“社会对你的期望形象”之间互动形成的。结合电影,妈妈和女儿互换身体之后,虽然形象变了,但是两个人的自我没有变,拿变身后的女儿举例子,虽然她是一副成熟外表,但她在心里仍然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她以为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仍然是一个时髦的、拉风的、叛逆的歌手形象,所以,即使她变身后仍然穿着少女的衣服,奇形怪状的发型和少年化的语言举止。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们可以认识社会,同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认识自身,他们通过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个社会。当妈妈和女儿变身后,他们都通过不同的身份认识到了社会对自身的期待,比如变身后的女儿意识到妈妈原来有那么多的工作还有人际关系等等复杂的关系要处理,压力很大;妈妈也意识到女儿要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和朋友们的关系等等,从而更理解对方。

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也可称之为亲身传播,主要有语言传播,体态语传播,符号传播和信号传播。在人际传播中除了对方的语言,我们还可以从对方的神态、动作、服饰等得到有关对方的信息,从而判断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这一整套的判断标准是我们以往的社会经验和从大众媒介中学习到的经验的综合加工。比如,当提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时,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形象,在传播学中我们称之为“心理基模”(或框架或图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而妈妈和女儿变身后,我们看到的形象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穿的老气横秋,说话古板,这与我们的“心理基模”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因此才会导致了无论是她们的朋友还是路人,对她们两个都投去好奇的目光。

最后再提一点群体传播的吧

妈妈和女儿属于完全不同的群体,所以当变身以后他们处于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群体中会感觉不适应和不自在,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

*************************************************************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剩下的你要自己想咯

二、急求:非语言沟通的五大要素是什么?

确定是这么问的吗?真有这样出题的?是不是一个文字陷阱哟?很少有老师专门把非语言沟通的要素单列出来做一个要求的,因为这个要素跟语言沟通的要素是一样一样的啊?不是弄混了哟,应该不是我班上的学生吧,哈哈哈。主体、内容、渠道、反馈、噪音,有的书把环境单列出来,变成6大要素,不过,大多数还是就只是五大要素。

三、非语言沟通的一些问题

1、非语言性沟通是伴随着沟通的一些非语性自行为,它能影响沟通的效果。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音色、音调、音量)、手势、抚摸、眼神交流和空间等。非语言信息是一种不很清楚的信息,但它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真实,因为它更趋向于自发和难以掩饰。同样一句话可以由于非语言性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意和效果,有人认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

2、非语言沟通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个性及个性魅力.

比如身体接触,比如身势,眼神交流 均可以表现给交流对方一个个性印象,想说服对方时可以用比较有力的手势加强效果;而如果一个人体态语比较低调,明显会降低一个人语言的说服力.

3、非语言沟通是语言沟通的补充和完善,在许多语言沟通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适当利用非语言沟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非言语交际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的非言语教学行为可以营造学习气氛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非言语交际形式可以提供学生语言使用所需要的情景和各种非言语手段,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索。教师是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中介,是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非言语行为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降低他们的学习焦虑,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

①教师身势语言的作用 小学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长辈和老师身势上的亲近行为能够对他们形成极大的鼓励。如果老师离开象征权利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或者老师拍拍学生的脑袋或肩膀,就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他们的焦虑。

②教师手势语言的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还相当少,听力理解较弱,如果老师讲解时没有一定的手势帮助,就会对学生理解形成障碍。手势语言完全能够克服两种语言之间的障碍。手势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提问学生时,用手势可以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或点拨,对启发学生回答似懂非懂的问题特别有效。教师通过手势行为给学生以暗中点拨,让学生不觉难堪、扫面子,可以使学生减轻压抑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为了避免课堂语言过多的重复,在课堂举例时,教师可自行设定一种手势作为信号。手势语使用频繁的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一般都较多,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③教师目光语言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无数的情绪和态度变化(胡春洞,1990)。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热情;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应辅以关切、激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到温暖和力量。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都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其鼓励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这一切都说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成功很有影响。

④实物演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 实物是常用的直观教具,如图片等。实物能直接表达言语信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触物思词,睹物生情,增强记忆(曾葡初,1999)(引自陈观瑜,2001)。形象化的描述为教师的讲解节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用简笔画勾勒课文中的人物轮廓和活动状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如幻灯片的制作等,借助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教学的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综上所观,母语和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辅助,可以帮助老师减少课堂赘语,简化讲解,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