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k考试和普通话考试有什么区别?

口才训练 2022-12-31 11:40 编辑:admin 229阅读

mhk考试和普通话考试有什么区别?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CS",MHK则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缩写,两者考试目的、考试对象、考试方式不同,要求自然也不同。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考查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运用普通话口语的能力和规范程度是纯口语测试,分“一级、二级、三级”三级,每一级又分“甲、乙”两等。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考查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任务的能力,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等级分四级。

MHK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应考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口语测试。

如何提高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课题组按计划对实验的学生采取检查作业和口语交际形式进行调查。对被调查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语交际的形式。问卷方法是课题组成员在比较自然状态下,让学生自己如实填写问卷卡,以获取直接数据。自然观察是由课题组成员对各班学生进行调查,明确观察的方法,统一评价标准,再由各班教师对自己班中被指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跟踪观察,最后由语文教师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调研总结后,本人认为以下方式可以提高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重基本训练,提高农牧区哈萨克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加强语音基础训练,正确表情达意。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音、义、情、速,是协调一致的,而语音是语言声音的关键。它是意义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载体,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就要求学生字音准确,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在众多的农牧区哈萨克族学生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字音不准。字音不准的根本就是汉语拼音的发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这一特点及时纠正和巩固学生的发音。口语交际时注重语气语调要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语义要清晰完整;语法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修辞要运用得当。为流利、正确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打下了一定基础。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美感。

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并声情并茂地感染读者与听者。所以提高农牧区哈萨克族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提高朗读水平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依托教材采用初读、研读、精读、赏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并在朗读中注重正音、停顿、节奏、轻重、语速适当等语感训练。如学习老舍的《草原》一文,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中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牢固掌握了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使他们既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也使他们了解多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会怎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循序渐进发展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抓态势语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

人们在口语交际中,常常辅之以各种动作、表情,来帮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思想感情的的身姿、手势、表情就叫态势语。态势语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无声的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让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更加清楚完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哈萨克族学生对“态势语”的正确使用,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培养他们自然大方、和谐得体的态势语习惯,可以在情境中或在“演一演”中引导正确使用。有的学生有不好的习惯动作,应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如胆小的学生和别人交际时,眼睛不敢直视对方,或低着头,或眼睛望着别处。在纠正时,教师先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在人面前大胆起来,再鼓励他们在口语交际时直视对方,大方、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创设语言环境,融口语交际于课堂与日常活动中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激发农牧区哈萨克民族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要让他们想说,有话可说。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多媒体、远程资源等)为农牧区哈萨克民族学生创设好贴近生活且有身临其境之感的情景,使之充分进入角色,让他们用最真实、自然的方式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如《我帮妈妈买菜》《探望生病的邻居阿姨》等。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例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文艺晚会,背古诗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这样的做法,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体会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

农牧区哈萨克民族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于是我让学生根据某一个动作、声音、神态、谜语等生动具体的直接感观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进行口语交际,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以身示范,言传身教 1、激发兴趣,体味快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农牧区的哈萨克族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创设交际的情境,激发农牧区的哈萨克学生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交际的快乐。让农牧区的哈萨克族学生想说、敢说、会说。 2、丰富知识,树立信心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农牧区的哈萨克族学生口语交际时,因为阅读量少,知识储备不够,想说、有话说却不能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所以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很重要的。当然光有丰富的知识还不行,还得有敢说的胆量,所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也尤为重要。

3、适时鼓励,体验成功

农牧区的哈萨克族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很不自信,怕发音不准,想说的内容说不出来。这时教师要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适时给予鼓励。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知道自己很不错、很棒,使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便会更好地激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口语交际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老师更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鼓励,多点拨,多指导。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口语交际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4、以“用”为主,融入社会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口语交际的价值。学生在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口语交际的实用性。每一次成功的交际都给学生带来愉悦感成就感,如此也必然会增强学生交际的自信。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