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元前,什么是公元后,为什么2010年是21世纪,公元前2010年是公元21世纪世纪初期和世纪末期怎么区别

197 2025-04-19 07:32

一、什么是公元前,什么是公元后,为什么2010年是21世纪,公元前2010年是公元21世纪世纪初期和世纪末期怎么区别

公元是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9月27日确认使用公元纪年法。

表达方式:

公   元:Common era,缩写为C.E.

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

21世纪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公元前世纪

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 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

所以在公元前,如公元前3世纪前期应该是公元前399年,后期应该是公元前300年。这一计算方法可以类比数轴负数部分,数字的绝对值越大,其实际数值就越小。如下图:

扩展资料:

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2019年为己亥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公元(纪年体系)

搜狗百科-公元前

搜狗百科-干支纪年

二、五月己卯朔 什么意思

五月初一(己卯日)

古代日期都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己卯朔是五月初一的干支。古人计时,逢月必标明。朔日即初一的干支,然后标出发生事件的干支日,以便准确推算。

这里在己卯日加个朔,就是一个标记的意思,方便人们查阅日期,知道这个月朔日开始时初一。

三、2012年4月22日,用古代表示法如何表示??急求!

壬辰年甲辰月乙卯日

四、1993.7.27下午5:30分怎么用古代表示日期的方法表示啊?请问这个时间生下来的孩子怎么算命啊?

你好!

首先要确定阴阳,也就是男女

打字不易,采纳哦!

五、还有哪个国家的语言的数字、日期、时间、时刻、星期几比中国的有规律???

你所谓的规律大概是“一月二月。。。十二月”之类的吧。其实文化比较久的语言都不会这么简单。汉语中的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汉语白话化,语法等诸多方面改革的结果。近100年前古代汉语中的时间也挺复杂。年是以帝王的年号与天干地支等计,月是季节、节气、期断等多种说法共同组成,时间就更不说了,是以时辰(子时丑时。。。),太阳变化(如晨、昏、晌、晗、昃、暮、旦等等)、打更次数(三更、五更)还有点、刻、时、瞬、刹等都有严格定义

这是人民智慧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的表现。在西班牙语、俄语甚至拉丁希腊语中,都不会很简单。甚至越古老越复杂。但知道了老的,对新生的也是一通百通的事,这特别在印欧大语系中的各种语言都有表现。我觉得你应该去了解这些时间词她们背后的来由。就像英语,周次,月份很多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了解这些,不仅会帮你记住单词,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语言背后文化。这对你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是很有实际和启发意义的。只有语言融入了你的精神中,你才能流利自如地母语似地运用。当然,了解背后文化是必要也相对便捷有效的。

下面是从百度上摘的。补充一下我先讲的中国时间计法。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纪 年

六、“用古代的计时方式表示这一时间”和“用古代的计时方法表示这一时间”,哪一个更好呢?谢谢!!

“用古代的计时方式表示这一时间”这个更好

古代的计时方法是日冕,滴漏比不上机械的时钟

但是古代计时方式为十二地支,每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换算起来相对容易

子时(夜11、12点)

丑时(后半夜1、2点)

寅时(后半夜3、4点)

卯时(早晨5、6点)

辰时(早晨7、8点)

巳时(上午9、10点)

午时(上午11、12点)

未时(下午1、2点)

申时(下午3、4点)

酉时(下午5、6点)

戌时(晚7、8点)

亥时(晚9、10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