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41 2025-01-31 05:02

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相同点: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新的国际体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干涉苏俄是会议的一个主题;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二、1 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华盛顿会议,对当今国际会议有何启示? 2 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谈谈对

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次分赃的会议,他对世界的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化分,其主导国家为法国;

华盛顿会议是解决巴黎和会所遗留的问题,主要有太平洋问题和中国问题等等,其主导国家为英美;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之一对世界的重新划分,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慕尼黑会议是英法为保全自己利益,牺牲小国利益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使绥靖政策达到高潮,主导的为德英法意;

这几次会议都说明了弱国无外交、大国强权这些事实

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社会,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强大了,国家综合国力高了在国际会议上才会有更多的发言权

补充回答

2:可以从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而利益,以及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题这些方面来具体谈谈

3:当前,军事崛起战略早已被废弃,而就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国采取挑战国的姿态也是不可取的。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充当挑战国的经历证明,采取只斗争而不合作的战略得不偿失。国际格局的现实、中国的国家实力、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方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外交战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没有理由成为挑战国家。同样,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搭便车战略也是不可行的。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绝对不会选择单方面让渡国家主权的战略,也没有国家能够为中国这样的大国提供“便车”。

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按照美国“发迹”的轨迹发展。中国的国内环境和100年前的美国有根本的不同,周边与全球环境也要比当时的美国复杂严峻得多,如果以取得霸权为目标,实现对外扩张,无疑会陷入更加被动、更加险恶的战略环境。

从历史经验教训与国内国际的现实看,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大国,不可能走武力扩张和霸权道路,也不可能采取搭便车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根本不同的中国式和平崛起之路。

三、英国在巴黎和会上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英国在巴黎和会上希望得到海上霸权,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

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