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报警有用吗
有用的,可以报警协商处理。发生医疗纠纷处理方法:
一、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另外还有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
二、我可以在报社保时注明无跌倒吗?怎样注明?医疗纠纷协商中,医院愿意赔偿但不含医疗费,并要求跟我们去法院走程序。我要求赔偿医疗费,院方叫我报社保,减少损失。后我复印病历发现医生为推责任已改病历(无跌倒改为跌倒),我要求院方纠正病历,院方不同意,如我报销社保成功了,要付上法律责任吗?
医生为推责任已改病历(无跌倒改为跌倒),多一个字会引起不同点结果 。要求院方纠正病历,院方不同意,先协商,不成可以警告他们要走法律程序,还是不成,只好走法律程序了。
三、接待医疗纠纷工作人员被家属打,怎么办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被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六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十九条 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四、预防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方法
我认为,做为医务人员再给病人诊治疾病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医疗规范和操作常规的规定进行,在做特殊的检查和手术时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告知,并取得其同意并签字,总之按章办事,加强责任心就可以预防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减少。不知这样的回答可以不。
五、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一种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有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话,也可以申请委员会帮你调解,是免费的。
二种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市医学会申请。或者进行司法鉴定,去司法鉴定所。
三种是直接投诉至医院所在的区法院
六、医疗纠纷中死者家属如何收集证据
医疗纠纷适用举证倒置规则,由医院举证!建议: 第一,你保管好医院你给的消费单证和到医院的车票等;第二,如果起诉的话,同时申请证据保全。第三,最好请个医疗纠纷方面的专业律师。
一、首先患者应当在最短时间内到医院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的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自己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二、患者如何复印查封病历? 患者及其代理人均有权复印病历。纠纷。患者本人复印只需出示身份证,若是委托他人需带着患者及本人身份证,以及患者委托书,到医院主管部门办理复印手续并交纳复印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历也是可以复印的。 允许复印病历应选择那些与病情有关的资料,否则一份住院几个月的病历如全盘复印下来很可能有相当部分是无用的,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因此复印前不妨先向专家咨询一下。 复印和查封病历时,医患双方应同时在场,以保证其公平、公开、有效和真实。复印和查封病历后要加盖医院印章,查封病历后患方应在封口处签字或盖章。
三、在发生医疗事故,哪些病历资料必须医患双方在场时进行封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诉前保全申请书。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承担.。
四、 如何进行现场实物的封存?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应立即对输液器、注射器、残存的药液、血液、药物以及服药使用的器皿等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封存物品送检启封时,也要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在场的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均保证在二人以上。由医疗机构保管封存物品。
五、 封存的现场实物应当由谁进行检验? 对封存的药品进行检验的法定机构是药品检验所。
六、 尸检如何进行? 尸检对于解决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而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具有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卫生部《解剖尸体规则》的规定,尸体解剖分为三种: 1.普通解剖:限于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施行。 2.法医解剖:法医解剖仅限于司法机关施行,主要目的是查明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确定自杀还是他杀,推断死亡的死亡时间,为侦破案件提供可能的线索和证据。 3.病理解剖:病理解剖仅限于医学院校教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机构的病理科或病理教研室施行,主要目的是阐述及研究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客观规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