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时如何当一个聪明的钉子户?
如果铺垫法律程序做工作的话,会进行相关协商,对赔偿进行新的谈判。
我可没说鼓励你当钉子户哈,以正当行为维权得到应得补偿才是正途!
二、钉子户违背了集体主义道德吗?
钉子户只要有道理是可以要求一些补偿,这个没有违背了集体主义道德
三、成为钉子户一般要有哪些手段?
一、要考虑好自己的心理价位,这就不用多说了,然后参考周边地价来给自己划条稍高一点的红线,无论动迁组如何劝说,都要坚持住,直到动迁组提价到你的心理价位为止。动迁一般都是赚的,只是赚多还是赚少的问题。
二、考虑好动迁组、政府、地产商的忍受期限。
1.动迁组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那也不是人做的工作,对心脏和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一般只要不要太过分,不要动不动就拿板砖或油瓶拍他们,他们还是肯跟你好好坐下来谈的。切忌带容易冲动的亲属参加谈判,容易把事搅黄,当然,动迁组由于受到上面的压力,也是有最后期限的,这就要参考政府的底线了。
2.政府的忍受期限其实也很容易摸清楚,比如要修一条路,或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很多规划都是有时间表的,当钉子户就要专业,要保证自己上面有人,这样才能抓住政府忍耐的临界点,获得最大收益。
3.政府的忍受期限有2年,就并不代表你能拖上2年,还有个因素可能缩短忍耐期限,那就是房产商的资金链的断裂时间。比如这个地产商突然发疯,贷了80亿拿这块地,按年利率5%来算,他每年要付4亿的利息。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去调查他的可用资金以及他这段时间内可能竣工销售回本的楼盘的信息,得知他手里究竟有多少可供周转的资金。如果这个房产商手里花了80亿拿地,手里还留了4亿,还有利润达20亿的楼盘正在销售,这样他总共就有24亿的周转资金,就够支付6年的利息。只要政府不急,你至少可以跟这个开发商耗上2年(剩下2年建造新房,2年作为上一期的利润)。而那个时候其他钉子户也应该走的差不多了,如果足够幸运,只剩你一户的话,地产商可能就不会计较许多,会考虑给你最高报酬,只求你快走,别让他每年白白损失那4亿元的银行利息。反正只要保证不破产,等他把新房造好,是完全可以提价卖回给市场的。在中国,做房地产的最没有风险。
三、不要结成动迁户联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就对其他动迁户说出你自己的心理价位来。大家要记住,当动迁成为一个集体的行为时,只会导致事情砸锅。人心是贪婪的,你在对别人说实话时,很有可能就被别人出卖了,最后很快就把房子给放弃了,钉子户就做不成了。太直率是导致动迁获利低下的主因。你要做的是到处宣扬高价的观点,让别人把你当成疯子也没关系。
四、动迁期间的水电费是免收的,所以我们钉子户要利用这点,尽量多地享受一段资本主义腐朽的浪费生活。有空调就开,别管他气温是冷还是热,而且平时也不要关灯关水,这样的不正常的浪费对地产商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有讲什么虚伪的公德心。记住,现在全世界都在过好日子,凭什么要我们动迁户受苦!我们要为自己而活,首先要自己过上好日子了,才能真正地做到帮助别人,西方富翁爱好捐款就是这么做的。一个有良好执政能力的政府应该是不需要老百姓参与就能完成其施政指标的。如果你的大肆浪费能够引起政府的注意,动迁组就会受到压力,价格也是会松动的。
五、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成都郊区为违章建房而自焚的那位实在太凄惨了,也许等火苗窜起来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是痛苦和后悔的吧。这种极端的事例是反面的教训,假如自己计算失误而把对方逼急了,万万要记住以生命为重。钱是赚不完的,而生命只有一回。 400万元继续投资开厂的话还能搭建多少的违章建筑来动迁啊?何必一定要争到800万呢?
现在白领们玩的是寂寞,而钉子户们玩的就是个“度”,只要掌握好这个“度”,动迁就能无往而不利。一个善于动迁的钉子户,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花上二十年的奋斗,是完全可以把5平米的小房“钉”成别墅山庄的,而且动迁技术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鄙人不才,曾经在上海以9万元的一套13平米的房子在2005年房价上涨之前成功钉出两套70平米的二室房子来。现在一套附近已经开始拆迁,另一套门口通了地铁,前景非常美好,特地写下这篇经验,以赐教后来者。
四、如何提高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
(一)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充足的建设资金是保证开发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前提和保障,建立多渠道、宽领域的融资体系,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性投资和发展扶持资金,采用多种形式筹措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推进BT、BOT、PPP等模式,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二是完善现有融资平台,加快担保公司组建,通过股权、债券、租赁、信托、基金、保险等多渠道扩大融资能力,为园区企业融资创造更大收益;三是建议各类市场主体在开发区设立银行、小贷公司、风投公司、创投公司等金融机构,多渠道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紧张的问题,缓解资金压力。如:中关村科技园主要是以政府资金为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二)调整用地思路,提高产出效益。
坚持土地往上往下立体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实现园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按照开发区实际需要合理规划核心区、集约区;二是调整用地指标和用地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用地效率;三是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实行“空地”招商;四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行“无地”增资或“零地”招商,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
(三)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完善科学的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加快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规划区内的土地要统一预征、统一规划,尽量避免不可置换农田,合理调整规划;二是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周边投资环境,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从框架型建设向功能性建设转变,营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
(四)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
按照合理规划分区、优化整合资源、加快产业集聚的原则,以主导产业带动优势骨干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主导产业聚群式和链条式发展。一是整合辽源经济开发区与龙山工业开发区、辽源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区,实施“一区两园”深度融合发展,扩大辽源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空间,通过辽源经济开发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带动龙山、西安两园的发展。达到产业集聚、投资集中、资源集约。二是明确各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完善自身的优势产业,与周边区域产业形成错位竞争,做到产业发展与功能分区相协调。如: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建制镇中,起初由1人生产到十人、百人乃至整个镇都生产同一种产品,并且从各乡镇分散办企业到开发区集中办企业,再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由产业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