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脑袋共鸣,叫脑腔共鸣,常说的三腔共鸣是指低音的胸腔喉腔,中音的吼腔咽腔,高音的咽腔脑腔,中高音里面还有鼻腔共鸣。你试唱一个高音,用手摸一下后脑勺颈部,感受到肌肉明显上提收缩,就是通过肌肉控制发生通道中的靠上端的部分,让他变细变短,让频率变得更快。理论上的说法,你很难去理解怎么去用哪块肌肉往哪个方向练,你发类似“咿”字的声音试试看,声音提高些在提高些,这个就是练习高音的方法之一。通常练声是需要三腔同时打开的,没有说单纯只练一项的,因为他们是有机自然顺接相连的,只是理论上这么划分了而已。发“咿”高音的同时,你把鼻腔(鼻窦)打开,就是你把鼻孔扩开,鼻孔通道里面往后延伸,咽腔做类似“欧、熬”声的形状,也是把方向向后和向下扩大。这时候高音的共鸣发声练习就比较完整了。每天大声30分钟,加小声(用气息)再练30分钟,你坚持3个月,你再唱高音试试,你现在就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三个月之后再比较,你会有惊喜。
说话嗓音如何胸腔共鸣,气出丹田,让声音有吸引力。
1、首先,练习丹田呼吸,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先全身放松躺在床上呼吸,这时候就是丹田呼吸。丹田(位置在肚挤眼下方)呼吸和胸腔呼吸的不同在于前者腹部有缩紧膨胀的循环但是胸腔不动,后者相反,胸腔起伏而腹部几乎不动。
躺着体验一下然后就可以站着或者坐着练习丹田呼吸,诀窍是慢慢呼气,吐尽体内的空气腹部自然会缩进,然后慢慢吸气,腹部膨胀,胸腔不动,然后再呼气??注意这过程要全身放松,气息要和缓绵长。如果感觉不出是不是在用丹田呼吸请重新躺回床上感受一下再继续练。
2、接着,当你学会丹田呼吸的方法时就可以学习发音了。这个时候只要在用丹田呼气的同时试着发一个音就可以,比如发a,a??声音要尽量绵长。
扩展资料
丹田发声的时候,感觉腹部那一块要用力,但是肌肉要放松;丹田发声的时候,感觉是在呕吐,就那种呕吐出来的感觉,人在呕吐的时候所用的力量,就是丹田之力,所以要有那种像是在吐时候的感觉,去感觉腹部这种力量所在,等习惯以后,丹田发声的时候自然就会使用丹田的力量了。
利用丹田所发出来的声音,会比较立体,而且声音本身比较具有弹性,不是干扁扁的声音,同时它会在头部产生共鸣(如果你的丹田发声正确的话,会有点头嗡嗡的感觉,那就是有产生共鸣),共鸣会扩大你的声音(因为身体就是一个大音箱),所以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就会比较大声,透过正确的丹田发声方式,还是可以让声音高度稍微往上提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