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悉那些科学学习放法?谈谈你的认识?

口才训练 2021-09-09 04:01 编辑:admin 199阅读

、预习:

听课前一定要预习。把这堂课有关各页大致浏览一遍,大学教材每讲也能有好几十页。预习的好处是:

①了解教师这堂课要讲什么,涉及什么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②筛选出听课的重点。预习能发现有一部分是自己懂得或很容易懂的。有的是新的以前所不懂的。这些新内容是自己听课的重点。听课时就不会感到什么都很新鲜,不致平均使用力量,抓不住重点。

③有学生学了一辈子,也不会预习,也从来没有预习过,这是很吃亏。我们可以评价这样的学生,他不善于预习。

有经验的教师每堂课最后都给学生布置要预习的章节和页码,不布置预习是不对的。

2、听课:

预习后的听课就是有准备的听课。对已经懂的或比较容易的部分,听课就能帮你加深印象,使更有条理化,也能帮助你发现教师可能用与课文不一样的方法或角度来讲解,或教师扩大了讲解的范围。

听到教师将讲自己预习的难点和不懂的部分,一定要非常集中精力,争取在课堂上完全听懂,并记下笔记。

听课是有技巧的,会听课的能课堂基本上全听懂,把教师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拿到手。不善于听课的学生,课下来是头脑里一锅浆糊,稀里糊涂,这样课后的问题就多了。

3、记笔记:

①、每门课都要准备一本好的笔记本,每一页左边2/3用来记课堂笔记,右边1/3供复习之用。

②、课堂笔记不必把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否则就变成讲课速记。每句话都记会影响听课效率。笔记主要记以下三个部分:

a、预习时不懂或难懂的部分,这是重中之重,仔细听、详细记关键的话,争取一句不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b、其他部分你认为教师讲得最精彩部分,或教师总结的部分。

c、教师扩大讲解、教材中没有的部分。

d、课堂笔记全记录在每页左2/3的地方,力争写得很整齐、字迹清楚。字如其人,一个人的笔记反映一个人的治学态度。要学会记笔记、记好笔记,一本好的笔记值得一辈子保留。我有几位清华老同学,已是退休多年的老教授了,至今还保存着50多年前他学生时期的一本本笔记。

4、做习题:

做习题应该是第6道工序。我把它列在第4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听完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后,马上就动手做习题,遇到不会做的题再去翻教材(或笔记)去查公式。这是一个极坏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千万!千万!听课后的下一道工序是5

5、复习教材和笔记:

听课后的当天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应趁热打铁马上复习教材和笔记,趁讲课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时候把听讲的重点、原来不懂的部分仔细弄懂。容易的部分也要再“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