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劝谏的艺术

口才训练 2023-10-17 05:16 编辑:admin 205阅读

一、古人劝谏的艺术

唐代著名谏臣魏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可是被后人美誉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的人喔~ 比干之死 成汤末年,朝歌城内。纣王梦的箴言曰:“修中庸而行圣贤。”遂问及亚相比干:“卿可知何为中庸之道?”比干略加思索道:“中庸,既不偏不倚,中直秉正。肌骨,体肤,才学,贤德诸项并驾齐驱,平衡一体。无突出之强亦无显著之弱,是为中庸。”纣王得其意,欲施行均衡文武百官诸项才能之举以进中庸。 然妲己上而阻曰:“大王此举差矣!如此中庸,实为谬解。人之生而迥异,或重于体力,或重于文才,抑或重于贤德,乃上天之造作。重体力者常弱于文才,重文才者常弱于贤德,而重贤德者常弱于体力。专长与弱项相互弥补,以趋平衡,是为中庸。大王应广纳各路贤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者见勇。以弥补各自不足,则中庸可修而圣贤孰行也。叛臣比干妖言惑上,欲乱朝纲,颠覆成汤,夺取帝位。望大王明鉴!” 纣王叹曰:“此言是也!孤险受其害。”遂将比干处以凌迟之刑,并剜其心。次日,纣王遵妲己之意重修中庸之道。

二、《劝谏长辈不要抽烟》,要那种劝谏的艺术。急~ 谢谢了,三四百字左右

不用劝,这人都是什么时候再抽烟喝酒就死了,就戒了,我爷爷几个战友都是,家族酒精过敏,所以他老人家不喝酒,年轻时候抽过烟但是不会过肺 所以也等于不抽烟

三、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大多是以长辈的口吻,含蓄委婉地讽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君王更容易接受诸葛亮是刘备临终托孤的大臣。而魏郑公的进谏则是以臣子身份,直接进谏,他在向刘禅进谏时,顾及君主威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