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低段口算能力的策略探究

211 2025-04-06 08:17

如何提高小学生低段口算能力的策略探究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也是数学里面最重要却又最容易掌握,可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以后各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通过两个多月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目前不少学生觉得口算简单好学,一听就会,不肯动脑筋.其表现为:态度不端正,敷衍马虎;审题习惯不好,看错运算符号,忽视运算顺序,抄题张冠李戴,计算不细心,计算结果丢三落四,错误率很高。现在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学前都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有的还能进行较大数的口算,但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在计算时用手指算,至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却一无所知,还有的学生却完全是死记硬背的,这些对于学生数感的形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将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数所表示的意义和算理。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如果单靠讲解,势必造成学生缺乏兴趣,理解不了。因此,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利用学具来进行教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小棒和各种各样的图片,都是一些很好的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可能觉得上课时用图片或小棒进行操作比较麻烦,课堂不好组织,不喜欢用,但实际上这些操作活动能够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利的。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口算主要分成两大块,一是10以内的加减法,而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难点。而数的组成既是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的关键,同时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也有重要作用,并且它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所以数的组成在整个一年级上册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其影响意义深远。如何进行这部分的教学呢?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棒和图片,还和学生制作了各种学生喜欢的红旗、五星等图片,让学生不断变换着花样来摆数的组成,学生在有趣的操作中不断深化理解了数表示的意义,同时10以内的加减法就解决了。再如在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操作学具,通过直观感知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有效的突破了难点,为形成技能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我利用了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各种形式的口算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发现我班计算的现状是这样的: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比较高,只有个别学生有经常算错的现象。针对前期我班口算教学的经验和问题我觉得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口算教学:

1、利用小助手进行全班性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

2、利用课堂上的2分钟进行各种形式的口算练习,主要起检测效果和针对口算教学中的薄弱点。

3、利用学生间的师徒结对,帮助速度慢和正确率不高的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三、开展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单纯的计算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只是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即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结合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特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例如:夺红旗、口算比赛、抢答、小组赛、口算大王等活动,对优胜者予以适当的表扬和激励,例如发小红星、给家长发表扬信等等,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总之,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口算练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三、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一步步训练成的,不要觉得计算简单、无趣,养成喜欢计算、善于计算、验算计算的良好习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