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相声语言的艺术特色有那些
相声的语言特色
1、通俗易懂
如果说,通俗易懂是曲艺语言的共同特色,那么,对相声来说,恐怕应当冠之以“更加”二字。不论对口相声还是单口相声,都采取聊天、话家常的表现形式。相声必须口语化,才会有亲切感和幽默感。相声语言口语话的特色,单口相声表现得特别突出。通俗易懂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问题。句子简洁干净,绝少拖泥带水的附加成分,反映了口语话的特色。
2、生动明快
语言生动的精髓在于形象化,切误抽象笼统。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精心选择富于形象的细节,并通过确切的语言加以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生动与细节的精巧密切相关。语言明快,就是痛快淋漓,常常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但因扣紧人物性格,给人以明快犀利之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和魅力。
3、朴实含蓄
朴实含蓄,就是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于平淡中显神奇。皮厚的“包袱”内涵较为深邃,表现形式又较为曲折,曲径通幽,溅入佳境,讲究余音、回味,属于通常意义的朴实含蓄。
4、灵活多样
相声语言灵活多样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诸如同音谐音、同义近义、语义对立、一词多义等汉语语言现象的运用,对方言、土语、外国话的运用以及对其他曲艺形式和文学形式语言的运用等等。如引入土语与普通话加以对比,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抓哏取笑。这种艺术手法是有典型意义的。
二、相声的语言有哪些?
相声是通过说、学、逗、唱而抖响“包袱”、引人发笑的一种语言表演艺术。相声语言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幽默、诙谐。变化多姿,使观众听后放声大笑,心旷神恰。
一般来说,相声的语言有五种特色:1.明快犀快。要求模拟人物的语言要干净利落、鲜明犀利;抨击错误论点,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2.生动形象。指不论写人还是叙事,语言都必须具体、生动、形象,使观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觉非常亲切。
3.通俗易懂。相声的语言是从群众的口语加工提炼而成的,它既不是着得懂听不懂的书面语言,也不是充满浓郁市民气息的老北京土话,而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普通话。
4.丰富多彩。相声语言的丰富多彩表现在多用方言上。传统相声中经常使用“例口”――即用山东话、山西话、上海话等等的方言来模拟人物的音容笑貌。后来又增加了广州话、南洋华侨话、日语、英语等,在语言上日益丰富多彩。如相声《宁波话》表演时说“沙发”是简谱里的“54”,“棉纱线”是“357”,连在一起如练简谱,听来欢快动人。相声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表现在经常采用演出的学唱节目上。如从过去的学唱京、评、豫、越、戏曲、评弹、鼓曲、快书,直到今大学唱的各种通俗歌曲以及吉它弹唱。
5.悦耳动听。传统相声中如《菜单子》中的报菜名、《地理图》中的报地名、《大保镖》中的背练武趟子等等,表演时达到了语言流畅、声韵悠扬的效果。此外,相声中经常有各种形式的歌曲、曲艺参与其间,为相声的语言增添了音乐性。
三、相声的艺术特点
1949年后,一大批以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为代表的从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在说相声的演员逐渐转型,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别人生理缺陷之类的段子。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但由于共产党的政策,一些人意识到歌颂的相声的需要。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尽管如此,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声艺人遭到打压,曾一度让相声在中国大陆绝迹,只有一些歌颂型相声得以在文革时期仍然能够演出。
文革之后相声迅速走红。以杨振华、金炳昶的《假大空》,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和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为代表的一大批讽刺“四人帮”的相声迅速流行。从前侯宝林等人的相声也重新在广播电台播出。进入80年代,在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发展起来,但市场仍不大(与此同时,大量相声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相声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新一代演员涌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其中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型的段子,都有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大小文艺场合,相声仍是娱乐大众的主角。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纪初,相声在中国大陆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纷纷陨落,1980年代当红的演员们对于相声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在为了重振相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中,新生代亦始终不见勃兴。(中国中央电视台分别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国庆节和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四届全国相声大赛。首届和第二届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第三届第四届相声大赛却被指“看不到相声的相声大赛”。第三届相声大赛闭幕式中马季与主持人周涛和毕福剑合说的相声《学相声》成了马季最后的公开相声演出)相声的发展前途不被多数人看好,但是在媒体以外的地方,许多以传统方式演出的相声剧团还是保留了一定水平并具有相当多观众的。在天津的许多小剧场与茶馆都可以听到相当精采的传统相声。而同样曾在茶馆传统方式演出的郭德纲在2005年之后的突然走红,虽然不同于主流的相声,但还是给观众带了一些对传统的认同。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一批相声演员也到了台湾。当年,魏龙豪(魏苏)和吴兆南结识,在中国广播公司、警察广播电台等广播电台一同主持相声节目。随后在1967年起,开始收集资料灌制‘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以及‘相声拾穗’。
最初,相声的主要听众是以眷村为主的外省人。而后由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于1985年推出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李国修主演)之后,造成了轰动。
接着,“表坊”于1989年推出了《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由李立群、金士杰、陈立华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台湾怪谭》(李立群单口相声),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冯翊纲重新诠释),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冯翊纲、赵自强、卜学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赵自强、金士杰、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后,在2005年,推出了《这一夜,Women说相声》(方芳、邓程慧、萧艾三人主演)。
在1988年四月,冯翊纲、宋少卿组成相声瓦舍(随后加入黄士伟),开启了舞台剧融合相声艺术的创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辅佐‘可以演戏剧团’推出第一部作品‘给我一个胶带’。
1993年,台北曲艺团成立,除了相声以外,同时推出许多中国特有的说唱艺术,如双簧、数来宝、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西大鼓、单弦等。
在2004年,倪敏然和艺人夏t、干德门合演《大宅,门都没有》,同年和倪嘉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没大没小说相声》,于2005年五月,获得第16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曲艺专辑奖。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演员为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三类。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称“腻缝”。 ●讽刺型相声:可讽刺自己或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大陆,通常要配合政府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农村新面貌)、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
●新相声:1949年到1980年代后期
●当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至今
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的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