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舞蹈《四年二班》

口才训练 2023-08-11 00:01 编辑:admin 193阅读

一、简介舞蹈《四年二班》

一群天使般的可爱的孩子们,因为学习和缘分聚在了四年二班,他们一起快乐地学习,一起嬉戏玩耍,每天的生活都是那样地精彩。学习的时候,他们都很认真,他们用明亮的声音一起朗诵“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休息的时候,你拍一,我拍一......

直到有一天,这快乐的生活被无情地打断了。正是上课的时候,突然间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同学们慌乱了,大家纷纷逃跑或者躲起来。无情的地震把房子震塌了,很多同学被压在了瓦砾堆中!脆弱的孩子们向外伸出渴望生命的手。唯一的一瓶水,唯一的一个苹果,大家一人一口,互相帮助,没有人是自私的,要知道啊,每个人都被压在巨大的水泥块下面,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被救呢。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从瓦砾堆里爬了出来,她拖着被压断的一条腿,愣是把另一个被压在水泥块下面的女孩救了出来。两个女孩互相扶持,一起爬了出来,最后终于获得了新生!相互拥抱着哭泣,为新生也为逝去的同学们。

地震无情人有情,人间自有真情在!困难时候,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这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花了点时间写的,喜欢的话,一定要采纳啊!

二、介绍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喜欢生活照,学过舞蹈的举手投足就是有范儿!

三、谁能说出什么是舞蹈

随着一定的节奏摆动你的身体,就是舞蹈!

四、什么是舞蹈(舞蹈的含义)?舞蹈有哪些作用?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五、舞蹈《那场雪》

是一种人的感情或追求

六、以《红河谷》为例,谈舞蹈艺术的艺蕴和意境

由于曾经接触过电影《红河谷》,对其情节略有印象,所以在看舞剧《红河谷》前,对用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叙说同一个故事的效果比较好奇。舞蹈向来“强于抒情”、“拙于叙事”,那应该怎么样来交代这错综复杂的情节呢?能否充分发挥舞蹈的强项即情感的抒发呢?

看完后,不得不说,舞剧《红河谷》做得很好。

中国民间舞剧《红河谷》以头人之女丹珠,藏奴格桑和汉族姑娘山妹之间的情感为主线,以英国人罗克曼为故事发展的突破点,叙述了西藏藏汉人民联手抗英的历史故事。通过秘境奇遇、雪域纯情、红河惊涛、圣殿大义、珠峰喋血五幕逐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颂扬了藏汉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敌入侵,誓死捍卫国土家园的英雄气概和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结构非常明晰。有些地方因为舞台的局限性略有改动,不过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有强化主题的效果。

舞台形象的刻画很成功,人物性格鲜明,各自的身份交代得很清楚。如丹珠与格桑初次登场便以领舞的角色,说明了其在藏族青年男女中各自领袖者的身份。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合其人物行动的舞蹈语汇,因此舞台形象比较饱满。英国人罗克曼甚至由始至终以芭蕾舞的表现形式(期间也涉及了些华尔滋的部分)以强调自己的身份。当然,舞蹈演员的艺术功力也是人物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舞者的二度创作显然非常重要。扮演丹珠的刘岩身体条件非常不错,有扎实的古典舞的功底,再加上其对藏族风格的把握以及对舞剧内容与人物思想情感的认识理解,很好地诠释了丹珠的情感变化,使该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地出现在舞台上。

《红河谷》中在以舞蹈叙说方面也可圈可点。舞剧中使用哑剧手段次数并不太多,尽力使情节蕴含在舞蹈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并且在技术技巧动作的完成里进一步地将人物情感推向高潮。山妹与格桑亲密的双人舞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双人舞的动作都力求挖掘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动作节奏的起伏力在为更好地表现二人爱情深浓服务。舞蹈对白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流畅且准确。丹珠的感情由目空一切到受挫到仇恨再到仇恨的瓦解上表达细腻,这确实得益于舞蹈对白的到位。

古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表达情感的最高级。如果说舞蹈在对《红河谷》的艺术再创造中只有一个优于电影的地方,那就必然是在抒发情感方面了。舞剧《红河谷》以各角色的“手舞足蹈”,演变出了爱情、亲情、爱国之情的一次次升华、突现。情感在有限的时空里无限放大,伫足于眼前,易于触动观众内心,引起审美通感。看到头人、众喇嘛顽强以自己身体抗敌,谁还能泰然自若;看到格桑与山妹进行生与死的告别时,谁能不为之动容!

当然,这部舞剧的成功也离不开其环境布置的出色。潺潺流动的山水的灯光尤其逼真,加上水声与舞蹈演员掬水动作,总使人有种恍若身处雪山之际的感觉。除此之外,雪域高原也仿佛触手可及,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承受。还有透着浓郁西藏风情的悦耳音乐、场场变换的精美幕布……这些为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及主题的表达都增色不少。

如果说电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更多事情的平台,那么舞剧就给予了我们刹那间浓缩艺术美的片段。舞剧《红河谷》情节跌宕起伏、感情丰富热烈,以其如诗的意蕴、动听的音乐、及绚丽的舞蹈达到了诗、乐、舞的精彩汇聚,实乃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及精神上的享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