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商务谈判中同样适用。谈判前应明确目标和切入点,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必达目标(不可放弃的基本目标)、希望目标(力争的理想目标)和可能目标(可放弃的最理想目标)。
了解自己,包括熟悉自家产品及经营状况,以及谈判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谈判技巧。同时,了解对方的企业类型、结构、市场地位等,进行资信调查,分析对方的谈判目标和优势、劣势。
了解同行情况,包括产品及经营状况,以便在谈判中制定适于自己的战略。
总之,通过充分准备,了解自己和对方,设定明确目标,了解同行情况,可以提高商务谈判的成功率。
经济活动受政治、法律、经济建设、社会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及地理气候影响,谈判前需全面了解这些因素,避免因客观因素阻碍达成协议。
谈判分为开局、实质性及结束三个阶段。开局阶段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通过“场内”和“场外”努力。
(1)场内
注重自身形象,表现出尊重和真诚。自然的微笑、真诚的表达、信任的目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2)场外
在非正式接触中创造机会,增进了解,为谈判铺垫。
了解对方背景信息,包括实力、谈判人员关系和个人性格等,通过场内外沟通获取更多信息。
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认真倾听对方发言,了解对方所需、所想及利益。
(3)有关计划
谈判过程中,根据新信息修正计划,必要时可拟定谈判议程草案。
报价包括商品质量、数量、包装、价格、保险、支付条件等。
索赔、商检、仲裁交易等条件。价格条件是重点。
(1) 先与后
先报价影响力大,但对方会了解起点,再议价。
(2) 原则
卖方:开盘价最高但合理;买方:开盘价最低。
态度:坚定、果断、有信心。
解释:报价不要过多解释,有问必答,避虚就实。
(3) 充分准备
了解对方报价原因、推敲计算、分析差距。
(4) 进行原则
“人”
营造良好气氛,微笑、友好,察言观色。
“事”
按序谈判,先易后难,避免争议。
僵持时,寻求妥协方案,让步时获取回报。
达成协议,进入成交阶段。
(5) 成交阶段
回顾总结,确认协议内容。
整理记录,双方确认。
签定合同,核实条款,立即执行。
做好筹款和接货准备,同时总结谈判经验,巩固客户关系。
1. 确定谈判人员:选择合适的谈判者,注意仪容仪表。
2. 布置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谈判桌,让客方坐尊位。
3. 准备观察者:留意谈判情况,适时提示。
4. 自我介绍:自然大方,微笑缓解紧张,尊重对方。
5. 寒暄:避免敏感话题,尊重双方意见。
6. 倾听和观察:注意非语言信号,了解对方意图。
7. 准备问题:选择时机提问,保持礼貌。
8. 控制期望:降低对方对结果的期望,提高对远景的期望。
9. 报价策略:设定合理目标,留有余地。
10. 耐心:保持冷静,避免争吵。
11. 灵活处理冷场:转移话题或暂停谈判。
12. 收尾:适当提高对方所得,表达合作成功。
各国谈判风格不同,需灵活应对。
为了成功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我们必须了解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谈判风格。
虽然文化背景会影响谈判行为,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应灵活处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