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棣之墓?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
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长陵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明长陵是朱棣皇帝在营建北京皇宫的同时,选择的陵址,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地面上建筑至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
二、朱棣乳名?
朱老四,朱棣七岁前没有名字的...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360年5月2日出生,1367年正准备登基称帝的朱元璋决定给当时他已出身的七个儿子的乳名改为正式名字,就是在这一年7岁的四皇子正式被命名为朱棣。1376年17岁的朱棣和一帮兄弟奉父皇朱元璋之命去外地就藩,他的封地是燕京北平,封号燕王。就封燕王之后的朱棣致力于同逃回草原的蒙古北元旧部之间的战争以捍卫明朝边疆,在这一过程中他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作为朱氏家族中的一员,他可能不是个好儿子、好兄弟、好叔叔,但是作为大明帝国的统治者,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帝王。
三、朱棣妹妹?
宝庆公主(1395年2月20日-1433年1月31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女,祖籍凤阳府(今安徽滁州凤阳县)生于南京,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她只有八岁,于是朱棣命徐皇后照顾自己的妹妹。
永乐十一年(1413年)嫁给了镇守金川门的千户侯赵辉,其婚礼上,皇太子亲自送公主到住处。
宣德八年(1433年)去世。
四、朱棣王妃?
朱棣的王妃是仁孝文皇后徐氏。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3月5日—1407年8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
徐氏自幼入宫,选在燕王朱棣之侧,洪武九年(1376年[45])正月被册封为燕王妃,深得孝慈高皇后喜爱;洪武十三年三月,随朱棣就藩北平,夫妻情深,王府内政肃然;
建文元年七月,靖难之役爆发,徐氏镇守北平参与军务,使朱棣无后顾之忧;建文四年十一月(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十月上谥号曰“仁孝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明仁宗上仁孝皇后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升祔太庙。
五、朱棣 号?
朱棣没有字号。古代皇帝一般是没有字号的。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六、朱棣谋士?
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十五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七、朱棣诗词?
玉露滋芳席,奎魁照碧空。
斯文逢盛世,学古振儒风。
未可还山隐,当存报国忠。
百龄有余庆,写此寿仙翁
八、朱棣兄弟?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
朱杞,九子,赵王(幼殇)
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
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
朱㰘,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九、朱棣之后?
1、明朝皇帝朱棣后面就是明仁宗朱高炽。
2、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3、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朱高炽出生。他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当时他父亲为燕王,年仅十八岁。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4、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十、朱棣母亲?
朱棣的母亲在史藉上存有争议。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存争议,《明史》《明实录》记载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另有碽妃、元妃等说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