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口才训练 2023-07-12 00:45 编辑:admin 299阅读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认识上、情感上建立起的不同程度的联系。它既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否与领导、同事、亲人、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直接关系到其人生的成败和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是人得以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伴随分娩而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依靠像妈妈这样的客体才能得到缓解,在妈妈的轻轻拍打、安抚下,婴儿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并且重新感受到安全的体验。从此,我们在一生中都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而马斯洛也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他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缺失性需要,它非得被满足不可,否则,将会使我们丧失安全感并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保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有85%取决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我们获得充足的人脉资源来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更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带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相比之下,人际关系不良的人在同等社会压力下更容易感到孤军奋战,更容易丧失信心,甚至对他人对社会都产生不安全感,继而出现焦虑、抑郁、神经症甚至精神障碍。
重视影响人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很多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人都会将其归咎为自己的性格内向,并因此相信本性难移,从而主动放弃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和改变命运的机会。的确,外向的人更愿意主动去与人交往,分享自己的体验,也更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他人的帮助;而内向的人则相对更喜欢离群独处,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并倾向于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办法。但这仅是一种人际交往模式的倾向性,并不是说内、外向哪种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内向的人同样可以给人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并拥有很多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确切地讲,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并不取决于我们是内向还是外向,而是取决于一些基本要素,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不良,那么一定是其中的某些因素不足。如果有意识地加以弥补,久而久之同样能培养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坦诚和信任
以诚恳的言行待人,以信任的态度示人,这是有效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最首要的条件。坦诚可以给人可依赖感和可信任感,而信任是朋友之间建立稳固关系最重要的纽带。
有一个人因在早年受到他人欺负而总是对别人抱有猜疑和防备之心,结果因为不敢相信他人而使得自己的创业之路步履维艰。痛定思痛后,他调整了心态,决定和一位投资者合伙创业。 “我知道,当我信任别人的时候,我随时可能会因为他人的欺骗而失去些什么,但如果我需要和别人合作一件事情时,我总得信任他,这是大前提。我愿意为了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而冒着失去已有东西的风险。”有了这样的觉悟,他义无反顾地向那位合作伙伴张开了怀抱,而后来成功合作的事实也证明了他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他的信任是建立在对那个投资者全方位的考察基础之上的,但即便如此,假如对对方始终抱持戒心,这样的合作就不可能达成。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要能够在自己的内心中建立这样一条自信——我相信自己不会被对方欺骗,同时,我也相信即便对方欺骗了自己,我也不会丧失掉我最重要的东西。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消除过多的顾虑,勇于真诚的袒露心扉,赢得对方的信任。
◆交往的动力
交往在于了解对方。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这种兴趣向对方传达的信息是:“在我的世界中有你存在的必要性和相应的位置”。一个太过关注自己而没有了解对方的动力的人很难在别人面前获得尊重,因为在别人看来这些人的世界中似乎是不需要他人存在的。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功利的心理原则,即人们都希望自己和他人的交往有所值,例如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关心、帮助和感情依托等。而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人因为感到自己不擅于和他人交往,所以会觉得对他人进行“感情投资”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倾向于自我封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自我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并渴望改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去关心身边的人。
◆宽容和忍让
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利益的相互冲突。而且人际交往不是交易,很难像签订合同那样为双方制订一个细化权力和责任的规范。所以,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是通过相互协调的方法来化解的。这时,相互忍让将是协调时最好的模式。“吃亏是福”,拥有良好的宽容和忍让能力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朋友。
宽容和忍让的态度其实培养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只要努力学会放弃所谓的“自己”。当我们勇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放弃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是获得更多新的帮助的开始。自私和吝啬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会受不了别人的嘲讽、批评,或者生怕别人占了自己的便宜。但是如果没有他人为我们的服务,我们又怎么可能成长到今?既然我们的一切都是别人所赋予的,那么本就不存在所谓“自己”的东西,将本来就属于“他人”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并且因此得到更多他人的关爱,这非但不是一种吃亏,更是一种最大意义上的获利。
◆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这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具备良好责任感的人往往言行一致,态度诚恳,做事认真,并在出现问题时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具有良好责任感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主动垂青。
◆乐观豁达的心态
所谓乐观豁达,就是诸事多去考虑好的一面,以一种宽容之心,允许任何不遂己愿的事情发生;以一种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挫折时如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能将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生机,将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甚至将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乐观豁达是自信的表现,正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任,所以即便发生任何问题,也认定自己肯定能解决。而且人的情绪有渲染性,它会通过交往的过程传递给其他人,当自己充满自信时,身边的朋友、亲人以及一起创业的伙伴也都会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力量。因此,乐观豁达,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至高境界,具备了这种心境,自然身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人经常会因为人际冲突而导致自己情绪不良,而长久的负性心态又不利于自己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并会因此被他人疏离,再次导致自己产生负性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自我的能力调节过来,就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其实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交往。首先,在咨询室里,求助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平等的和被尊重的关系,无论求助者在社会上遭受如何的歧视和排挤,到心理咨询室里则不必感到低人一等。其二,心理咨询师有义务替求助者保密,因此求助者可以在那里尽情宣泄,把平时不敢说的都说出来,因为他不怕说出来会受到惩罚,也不怕说出来有人会去告密。其三,心理咨询师就如同一面镜子,俗话说当局者迷,人际交往障碍的人往往只能发现自己在遭到排挤,却无法发现来自自身的原因,亲人和朋友也往往只能觉得和他交往不舒服而疏远他,并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