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话考试 说话部分 还有怎样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楼主,我找到知音了!
原来我也口才不好,后来进了大学,经常被别人笑话。然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现在我的口才在整个学院都是佼佼者,07年全院辩论赛还拿了亚军。
所以,楼主不要灰心,按着我的方法来一定会有效果!
首先请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看哈利波特的电影你记忆更深刻,还是哈利波特的小说?
答案很明了。
所以
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高口才。当然要选对好的方法
先不要看书,因为书的影响力没有影像课程大,先去听演讲,比如林伟贤、张锦贵、陈安之之类的都是口才很好的讲师。
你到网上搜索一下,一大堆。
我建议一次选一种课程,反复听,直到运用出来
如何才能运用出来,多听,多实践,好的演讲里面都有让观众演练的部分,这个部分对我们至关重要,当有机会时就跟着练,反正一个人在电脑前,说的不好也没关系,慢慢来,等说好之后就可以试着去外面和同学和朋友甚至和老师主动沟通。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最后,祝您成功!
二、怎样考核小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写字能力及汉语拼音能力
拼音作文,最能看出来表达能力的好坏,
普通话口语表达,用口语作文,
作文是最能体现问的
三、怎么能把普通话说好
1.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任何学习都有一个从拙笨到熟练的过程,学习普通话也不例外,要尽早达到熟练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服困难,战胜畏惧心理,才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反之,如果在学习中过分顾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更不能以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去克服,改善它,一味的退避畏缩,其结果不仅使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加重今后学习和生活的负担。总之,调整好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普通话环境。要做好这一点的关键在于主观认识的加强。如果我们有了学好普通话的迫切要求,自然就容易对普通话产生特别的兴趣和高度的自觉性,自觉寻找各种可以接触普通话的机会,对普通话学习的强烈愿望还可以促使自己自觉地运用普通话进行阅读和思维,这样做会有力的促进普通话口语表达。 3.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能听,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多年对方言的听说习惯,建立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一方面我们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老老实实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地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们河南地区的方言的调值和普通话的调值就有很大的差别,在普通话中调值55阴平的字在河南方言调值却是24;普通话中调值为35阳平的字在河南方言中调值却是42,等等不一而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发音训练,找出普通话和方言的对应规律来巧学巧记,使我们的学习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总之,学习普通话是一种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耳到”“口到”“心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普通话考试最后一题命题说话,停顿一下就会被扣分吗?
普通话考试停顿不会影响扣分的,原因是:
最后一道命题作文一般考官是听整片文章的语句语感和在正常语速下的普通话标准程度。
命题作文准备时间本身就不足,所以有点停顿理思路,考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说话尽量不要太紧张,以免导致口齿不清就会扣分。
普通话考试主要是考普通话的标准和熟练程度,事实上并不会因为一些短暂的停顿而影响很大。
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关键点: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即口语表达的能力。重点测查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1)语调自然流畅,尽量使用短句式,因为口语都是短句式。
(2)不使用修饰语,不使用长句式。例如“我踩在鹅卵石铺就的、湿滑的、呆着南方温暖湿润气息的街道上……”,这一听就是书面语,是写出来在背下来的,要按不流畅扣分。
(3)不使用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有些人不用方音,用普通话说方言词;有的用普通话读音但却是方言语法、语序,这些都会按方言错误扣分。
(4)不使用别人的、网上的、书本上的现成的稿子或自己前面说过的有重复说前面内容来作为命题说话的内容。出现此类情况,按雷同扣4~6分。网上有一篇命题说话的范文,用一个命题说话的题目应对所有30个话题,名叫《万能说话话题——西红柿炒鸡蛋》。这种恶劣的做法是考试中坚决杜绝的,测试员都知道网上的范文,只要考生使用网上范文都会按雷同扣6分。同时也不用自己写好的稿子背下来,背下来的稿子都是书面语的思维,这道题考的是口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背下来写出来的稿子,考试时会按口语化差在不流畅项扣分。因为口语表达与书面语表达是有明显区别的。例如。书面语中有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口语则简练得多。书面语是主谓格式,而口语可能就是谓主格式。例如:“写完作业的同学举手”(书面语);举手,写完作业的(口语)。再如:“请你帮忙找来几个同学,将这些书搬到新落成的学校图书馆去”(书面语);“叫几个人来把书搬到校图书馆去”(口语)。
(5)不偏离给定的题目。说话时要按你自己选定的话题说话,不跑题,否则按离题扣4~6分。例如《谈谈卫生与健康》说着卫生、健康的问题,话锋一转想起了母亲,回忆母亲的音容笑貌等等。这就要按离题扣分。
(6)不缺时,说满3分钟。第四题说话允许两句之间有停顿,停顿的最长时间为5秒,超过5秒就要按缺时累计扣分。机测的考生不用计算时间,也不用看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蓝色时长动态条,因为该动态条前2分半钟走得较快,到后面几乎是停止不动的,因为不到点,所以一直停在那里不走完。有不少考生因此以为到时间了,就说“我的话完了,我说完了,我已经说完了,再见,谢谢”然后什么都不说,等着时间走完,导致有效说话的时长不足3分钟,被扣掉缺时分。
(7)不说与考试无关的话语。这3分钟只能说与话题有关的内容,无关内容一律不说。例如有的考生为了打发完剩余的说话时长,数数、念考场须知、念准考证信息,还有上列所说的“我的话完了,我说完了”等等,这些都会按无效话语累计扣分。
(8)不说过于激动、过于伤心、过于动情的内容,以避免出现情绪激动、泪流满面、说话难以继续的情况。这也会按不流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