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人的正常交往距离应该是多少?
1、亲密距离(0.15米-0.44米)。人际关系中的最小距离,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属于可以促膝谈心、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个人距离(0.46米-1.22米)。属于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彼此肢体接触不多,朋友与熟人都属于这一距离,如果是熟人中比较合得来的,彼此距离更靠近0.46米。
3、社交距离(1.2米-2.1米)。这个距离在社交或礼节上显得比较正式,正式场所、社交聚会上,人们大多会保持这种礼貌的距离。
4、公众距离(3.7米-7.6米)。一般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公开演说者和观众的距离。在这个范围里,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发生任何联系,甚至可以对彼此视而不见。
1、公众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2、社交距离,其近范围为120~370cm。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3、个人距离,范围为45cm~120cm,这是在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和人谈话时,保持在50cm以外为宜。
4、亲密距离,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一般是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从非亲密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有效的空间距离为213厘米至366厘米。小于这一空间给人以盛气凌人的印象,大于这一空间会使别人觉得没礼貌,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信息。
366厘米以上的距离,是演讲者与听众或两人不愉快谈话的有效空间。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要处理不同的人际空间。若与美国人交谈,须保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间距离上。
同样亲密关系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较远些的距离,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 合理运用人的空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这是个人的习惯和性格问题,有的人喜欢和别人保持距离,有的人则喜欢和人亲密接触,只要不是有意伤害别人,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如果别人对自己有看法,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化解,比如多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主动找别人聊天等,总有一种方式会让人接受的,如果实在不行,就尽量减少与别人的接触,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二、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1.亲密距离2.个人距离3.社交距离4.公众距离亲密距离是指两人之间可以直接触、肌肤相亲的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适当的距离,是心理上最自然、安全的距离,也是最亲近的距离,一般在0.45米左右.个人距离是指两人相对而坐,但不面对面,也不靠得很近,一般在0.3米左右.社交距离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距离,一般在5.米左右.公众距离是在较为正式的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保持的距离.一般在6.米以上.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交活动的扩大,在长期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不同的社交活动中,人与人的距离是不同的.在一般社交场合,人们彼此间应保持亲密距离。
三、人际交往的距离
小伙伴们有没有观察过乘公交地铁时最先上车的大都喜欢坐靠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都不喜欢私人空间被侵入,那么关于人际交往的空间到底该怎么把握呢?
首先是亲密距离,一个人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距离在0-45cm之间,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反应较快更活泼更健壮,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距离。
第二、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cm-1m之间,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至触犯对方空间,熟人和朋友在街上相遇多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三、社交距离:一般在1m-3.5m之间,其中1-2m通常是社交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比如去银行取款输密码,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1m线之外,2-3m一般是商务会谈距离。
四、公众距离一般在3.5-7m左右,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无法用正常音量的语言交流了,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走下讲台朗读课文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四、人际交往距离是?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0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