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看到这个邀请,我几乎立刻就想到两件事。
一,我小时候内向,几乎不愿在人前讲什么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学二年级,被选为组长,老师让我代表二组在班上发言。虽然很害怕,还是鼓足勇气,站到了讲台上:
“老师好,同学们……”一紧张,后面的词没了,一害怕,脑子一片空白,满脸发烧,一下子趴在桌子上,不敢抬头……从此在人面前更不敢说话。
但是,这没有影响我的读书成绩,小学,初中,高中……,读书越来越多,还看了大量的课外书,提高了成绩,也积累了许多谈资;在组长、学习委、班长、学生会干士、部长、主席的各种工作活动中,逐渐得到运用发挥,谈话的机会越来越多,临踏上社会的那一阶段,工作报告或总结,有时一说就说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全场安静,末尾还加一阵激动人心的掌声。
第二件事,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小学到大学,读书可谓多矣。可是他一走上讲台,满脸通红,面朝黑板,不敢面对学生,下课,夹起课本,头也不回走开。学校只好调他去实验室工作。
多读书,可以让脑子充实,但是必须经常实践,运用,才能让头脑变得灵活起来。
一踏入社会,我就对自己的慢性病进行治理——努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组织宣传队,办学,做通讯员,特约记者,编辑,参加法律活动……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渐渐地,在任何紧张纷乱的场合,甚至在谈判辩论中,头脑不再停电,口齿不再跳闸。我记住了老人的话:人在人前练,刀在石上磨。
可见,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又可以帮助积累谈资。但懂的多,有了谈资不经过运用锻炼,不见得就有口才,能说还不能算是口才。明于心而拙于口的人不可能形成口才。
口才,是才能,也是修养。
口头表达,只是人类交流方式的一种。能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还不足以称之为口才。
口才是人类的思想,主张,观点,见解,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是反映情况,回复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艺术和能力;是智慧、知识、机智的综合技能;有时,还是捍卫主权,捍卫尊严,打击对手的有力武器;要有效地运用口才,必须有自强、自信的心态;要克敌制胜,还必须有无私、无畏的勇敢。这就叫艺高人胆大!
回味一下晏婴使楚的故事,你便会知道,那才叫口才。
在当今的国际风云中我们周总理,王毅外长他们常常让不怀好意的人,或敌对分子张口结舌。
那,才叫口才。
(即兴原创,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