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技巧有那些

口才训练 2021-12-27 01:54 编辑:田刚 78阅读

所謂說話就是為反應別人的思想,回答別人,而表現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言為心聲」,因此我們在研究說話的技巧之前,必須多接受別人的話語,也就是要先做個良好的「聽話者」。人與人之間傳達思想與感情,必須使用語言為媒介。與人談話的目的,不外是為獲取對方的意見或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應知「口利似劍」應小心才好,這裏提供一些技巧,茲分述如下,作為諸位的參考。

一、 談話的態度:在談話時不應「搶」,更不就「強」,必須多聽;發言時,必須態度和善,謙虛中肯,要給人有好的印象,如此聽話者也很樂意接受你的勸說。可是有一些人,由於具有強烈的發表慾,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是喋喋不休的,甚至硬要別人聆聽他的話,這種人,大部份是屬於歇斯底里的性格,所以其說話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發表慾望,其內容並不新穎豐富,只是為了使別人注意他而已。因此,這種人的談話除非用強制的手段,召集別人,否則根本沒有人願意自找這份麻煩的。

二、 說話的重要:說話時如果不加思索,想到就說,個人的弱點,完全暴露,「片言之誤,可以啟萬口之譏。」一個人的人格,與出言吐語,有直接關係。出言「溫文爾雅」謂之君子;出言「亢爽磊落」謂之豪傑;出言「藏頭露尾」,謂之陰狠;出言「暴戾恣睢」謂之莽夫;出言「油腔滑調」,謂之小人;一言既出,人格判然,此其關係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瞭解,大半有賴於說話,說話技巧好,一席話說得人家心悅誠服,芥蒂渙然冰釋;說話技巧壞,措辭失當,引起誤會,感情日惡。換句話說,同是一句話,有說話技巧的人,說得人家中聽,心悅誠服,沒有說話話技巧的人,說得人家動氣,肝火上昇,此其關係二。

三、會說話的條件;會話是極簡單的事,你問我答。惟問話須清楚,答話勿須繁,其要領須具備三樣條件:

1、溫和婉轉:對話第一要婉轉,能婉轉才有「磁力」作用,有「磁力」作用,才能使聽者表示同情。所謂溫和婉轉,包括幾個要點:聲調要和悅柔順,使聽者悅耳;態度要和悅誠懇,使見者動容;措辭要圓潤周到,使聽者感動;三者缺一,絕不能算是婉轉。

2、明達不紊:對話的語句,雖然不多,卻也要說得條理清楚,理由明達。其秘訣在汰去閒言客套,句句精要,而又層次分明,先後有序,應該說的話,用最經濟的說法,表達出來;不必說的話,一句都不說,這種措辭組織,都須有相當分寸,事前當然要有一番預備的,否則臨時應付,必多遺漏,必多泛語,去明達二字已遠了。

3、誠懇親切:彼此對話,以親切為第一,情其親切,才有好感;有好感,才收好果;所謂親切就是誠懇;全在乎精神集中,用柔和的眼光,正視著對方,態度誠懇,語氣誠懇;最不好的現象,是對話時雙手搭著天平架子,挺著胸脯,雙目視於他處。至於頭特別俯下,表示出一種可憐兮兮的神情,也足以使聽者不快,甚或引起卑視之心。

談及說話的技巧,吾人已知往往一句話說得不好會招致大禍,這是常常可以見到的事,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此我們怎能在說話時不時時謹慎呢!韓非子曾寫一篇說難,其中寫到說話的困難必須知道對方的心理,有人喜功名,崇榮譽,而惡財利,倘你與他談財利他必定疏遠你,但你若和他談功名,又會使他的榮譽心作崇,而談不投機。還有些人標榜著榮譽,私下卻愛慕著財利,若你不察到他的心理,卻和其談到慷慨樂捐的事,他內心裏一定在疏遠著你了。

講話還要看機會,機會沒有到不可以說得太早,機會一到,該說就說,不說反而不好。

因此,說話太多,不如說少一些為妙,說話少的又不如說話好的。有道德修養的人深怕話說錯了,所以三思而後言;有信義的人,恐怕濫說話不能兌現,也不敢多說或輕諾;有機智有才謀的的人,恐怕機密洩漏,也不敢多說話。會說話的人話雖然不多,但詞句中肯而恰當,收效宏大。因此說話妙比說話少更勝一籌。

人與人相處,不可能始終默不作聲,就是最沉默的人,在必要時,也不能不說幾句話。說話是溝通彼此感情,傳達心聲的必須工具。你與熟人說話而使彼此情感意思溝通,不算本領,要能與生人講話,談得推心置腹,相見恨晚,才是你真正的本領。這樣雖使說話的目的達最高境界,但說話尤不能傷人或失人和。俗語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戚叛之。」實在是做人說話之道。青年人初入世,說話宜少不宜多,宜小心不宜大意,要出口以前,先得想一想,替聽你話的人想,他願意聽的話,才出之於口,他不願意聽的話,還是不說為上。所謂不願意聽的話,也有種種,老生常談,他是不願意聽的;一說再說,耳熟能詳,他是不願意聽的;與他的心境相反,他是不願意聽的;與他主張相反,他是不願意聽的;與他毫無關係,他是不願意聽的,與他利害衝突,他是不願意聽的;與他的程度不同,他是不願意聽的;有關他的創痕,他是不願意聽的;有關他的隱私,他是不願意聽的;而最不願意聽的,是尖銳鋒利而又刻毒的話。

說話所引起的反應,可有幾種,第一種是有雋永之味;第二種是有甜蜜之味;第三種是有辛辣之味;第四種是有爽脆之味;第五種是有新奇之味;第六種是有苦澀之味;第七種是有寒酸之味,而最壞的反應,是創痛之味!言談之中,令人回味,對方自發生雋永的反應;熱情洋溢,句句打入心坎,對方自發生甜蜜的反應;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對方自發生辛辣的反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方自發生爽脆的的反應;「以反人為實」、「好為無端涯之言」對方自發生新奇的反應;陳義晦塞,言辭拙訥,對方自發生苦澀的反應;一味訴苦,到處乞憐,對方自發生寒酸的反應;好放冷箭,傷人為快,傷人越甚,越以為快,對方自發生創痛的反應;能得雋永反應者為上,能得甜蜜反應者為次,能得爽脆反應者又次,能得辛辣反應者更次,得到新奇的反應、苦澀的反應、寒酸的反應的話都是下等,而得到創痛反應的話,更是大反人情!

但是說尖刻話的人,未嘗不自知其傷人,而以傷人為快,這是什麼道理?我以為完全是心理的病態,而心理之所以有此病態,也自有其根源,乃是後天環境所造成的。

第一、他有些小聰明,且頗以聰明自負,而一般人卻不承認他是聰明,因此他有生不逢知己之感;第二、他富有自尊心,希望一般人尊重他,卻偏偏沒有這回事,因此他對於任何人發生仇視的心理;第三、仇視的心理,鬱積很久,始終找不到消釋的機會,他自己又不知從事自身的修養,於是這種仇視心理只有走發洩的路,然而誰是他發洩仇視的對象?因為刺激的方面太多,早已成為極複雜的觀念,每個與他接觸的人,都成為他發洩的對象。他認為人們都是可惡的,不問有無舊恨,有無新仇,都要伺隙而動,濫放冷箭,你如果已犯了這個病,你先得明白這種病的危險,不去醫好,結果是眾叛親離,不要說在社會上,只有失敗,不會成功,即在家庭,親如父兄妻子,也不會水乳交融。不過父兄妻子,關係太密切,在無可原諒之中,仍肯予以曲諒,社會上的人,絕不作如此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總有一天,尖刻成為大眾的箭靶子,所以說話尖刻,足以傷人情,傷人情的最後結果,是傷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