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人连《论语》、《孟子》都没

口才训练 2022-05-22 03:54 编辑:叶弘 240阅读

归根到底,世间只有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

批判孔孟还真不用去读孟子和论语,就像“你不用懂怎么制造冰箱,但仍然可以评价一款冰箱的好坏”一样。你不用读完所有孔孟著作,只需要看儒学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实践结果就行了。

首先不否认孔孟学说对维护社会秩序、宣扬“仁义”有积极的一面,这里不作赘述。

1.秦国强大并最终完成统一是因为采用的商鞅变法,是属于典型的法家思想。

2.从历史变迁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中国社会每当大乱大治的时候,儒学是不起作用的,大都采用法家思想;而当大一统之后,儒学才逐渐被统治者所推崇。从统计学的概率角度,我们几乎可以判断,儒学对于解决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动荡问题,所起作用非常有限。

3.在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中,儒学文化没能解决中国积弱贫困、险被亡国灭种的问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领中国得以独立并逐渐实现民族复兴。

4.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同时面临全球化、保守和孤立主义、恐怖极端主义、极右翼势力泛起等复杂的问题。儒学可以解决以上哪个问题?

5.对儒学最为致命的一点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列强的兴衰、美国的一霸独大和中国当前的复兴,有哪一点是受益于儒学?

那些宣扬“必须要完全吃透儒学才能批判儒学”的人,是唯心主义者和机械主义者,是“身在庐山之中看庐山的人”。还是多一些客观、少一些主观,多一些开放、少一些自封,多一些宏观、少一些狭隘吧。

这个问题很简单,儒家做为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必须要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背锅。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已经僵化,因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他已经失去了向前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能力。这不是因为思想者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有能力的思想者都被政治扼杀了。所以,五四时期,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落后的一个符号被打倒。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被拉出来批判。这此做法在当时,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如果不把千年的偶像打翻,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没有思想的解放,中国就不可能向前发展。

当中国人打破思想紧锢的状态,把人类文明中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都拿来使用的时候,中国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外国的过程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优越。也正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认为,只要西方的就是好的。中国的东西都是落后的。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使得不少人提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立马显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批评之,辱骂之。但是,对于孔孟之道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他们是不在乎的。这正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这些年,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少孔子学院。孔子本人,也重新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为全世界许多人所尊敬,所崇扬。孔子思想中“仁者爱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使于人”的思想,已经为许多国家的人所接受,成为真正的普世价值。

我们拥有这样伟大的先贤,如果自己不去尊重,反而不屑一顾的诋毁,只能显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