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

166 2025-05-23 08:32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的含义

⒈道德的含义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或学说等方面的含义。“道义”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主要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和尊重道德教育活动。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知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⒉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经济利益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规范的调解方式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二、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其中爱岗敬业是核心和基础。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尊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从业人员,首先要安心工作、热爱工作、献身所从的行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

从业人员有了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对工作认真负责和核实,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认真进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积累经验。

扩展资料: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

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职业道德

三、“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真正出处是哪里?

是雅典德尔菲神庙(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殿)上的神谕。

苏格拉底哲学也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把哲学拉回了人间,让哲学重新关注“人”的问题。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经常被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们引用来规劝世人,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

马克思也指出,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自身属性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的为人属性,是作为客体的人为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的标示。

人生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对包括自身在内的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是人的能动创造力实现的结果,也是对人的价值的深层本质追问和对人自身与社会相统一依据。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以“现实的人”为前提的,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能动的实践活动。

扩展资料

人的本质:

人的自然属性已经是具备了社会性的自然属性,“自然人”和自然属性,只是人之为人的前提和起点。

现实的人不光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更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的,有理性、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物,能够自觉地、能动地通过创造性劳动,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

与动物仅以“自然的状态”活着不同,人具有自我意识,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有意识的存在物”是人的第二个特征。最后,“人是类存在物”。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另一点就在于,人摆脱了动物离群索居的存在状态,结成了一定的群体而存在。

这种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成为了与动物不同的社会的人。马克思指出,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四、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