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标志着什么的产生

158 2025-01-08 06:47

一、霍桑实验标志着什么的产生

霍桑实验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二、霍桑实验标志着什么的产生?

霍桑实验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

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梅奥对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完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其主要内容如下: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应给予重视。

3、工人的士气或情绪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4、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处理人事管理的能力。

三、名人效应阐述的是人际交往中哪种心理效应

名人效应阐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近因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SOLER模式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二)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三)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夸大优点或缺点,无意中认为别人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减少这种偏差带来的误解。

(四)社会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容易将这些特点归纳固定下来。例如商人精明,北方人憨厚,女人柔弱等等。

(五)投射效应

指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如爱议论别人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常议论自己。

投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有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敌意,则总感觉到对方也对自己怀有仇恨,一举一动似乎都带有挑衅色彩。

第二种投射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特点,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想作弊的学生总感觉到别人都在作弊,自己不那样就吃亏了。

(六)登门槛效应

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不合理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七)门面效应

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门面效应。

(八)交往剥夺实验

长期与社会隔离,即所谓“关系剥夺”或“社会交往剥夺”,可以使人丧失很多能力。

四、角色扮演是否能促进人际关系?

如果非要说能够促进,角色扮演可以促使主体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有助于相互理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1342 更新时间:

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津巴多等人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拟监狱,进行了监狱模拟实验。实验参与者是通过广告以每大15美元报酬而招聘到的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研究者以问卷和面试的方式选出了24名最成熟、情绪最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应征者参加实验。24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人,充当监狱警卫,另外18名为第二组,充当囚犯。研究除了模拟实验这一点之外,其他一切处理部与真实监狱一样。实验开始时,“囚犯”被响着警笛的警车从家中带走,并经搜身、换号衣、喷防虱液、带镣铐等手续后投入监狱。警卫则发制服、警哨、警棍等用品,并8小时轮班制维护监狱秩序。结果,原计划两周的实验到第六天就不得不终止。因为充当警卫与囚犯的被试不论在情绪上还是在行为上越来越像真的警卫与囚犯。“囚犯”们显示出被动、依赖、压抑、无助、自贬等消极情绪与行为,而“警卫”则显示出用污辱、威胁“囚犯”同伴的非人道方式来取乐,甚至罚“囚犯”做俯卧撑、拒绝他们上厕所的要求等。最后,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

监狱模拟实验的戏剧性结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通过社会角色扮演可以使人更为深刻地体验他人社会角色情感,引起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显著变化。由此,社会角色扮演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如人员培训、态度改变、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等。在角色扮演技术的运用中,利用该技术来改善人际关系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改变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这一技术最初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为心理治疗的目的而创设的。最初的角色扮演是莫雷诺首创的“心理剧”,主要是以个人为中心探讨其内心世界,偏重研究个体的人格,后来发展为“社会剧”,主要以团体为对象,目的在于了解及解决个体在团体内的生活问题,偏重于团体成员相互间的人际关系。

角色扮演之所以能够在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对交往双方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走向将心比心的思维方式。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发生人际冲突时,交往双方对冲突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并非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倾向归于外因,明显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这难免会对他人角色的认知与理解发生偏差,也不易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求扮演者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上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展开行动。这样,从扮演者来说,只有放弃自己原有的一些固有的观点,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认知、体验周围的世界,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角色扮演展开的过程,就是扮演者认识角色。理解角色的过程,而在这种情况下所达成的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其他心理辅导技术所完成不了的。所以说,角色扮演技术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力,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角色扮演技术的方法有多种,如哑剧表演、独自法、角色互换、镜像法、比较法、“魔术店”、心理剧、“空椅了”法等,一般根据活动的目的及扮演者需要体验的情景而选择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上要介绍一下在人际关系改善方面用得较为广泛的“空椅子”法。

“空椅子”法指的是当求助者诉说自己与他人的冲突时,辅导者计求助者坐在一把椅子上,而另一把空椅子则假设坐着那位与他冲突的人,由该求助者面对其发言。等求助者说出了相当的内容后,辅导者指示他再换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与他冲突的那个人来回答其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求助者可以详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情感,从而加深对他人的理解。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巩问,练习者将习惯于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一次个别心理辅导中,有一位名叫林的大学一年级女生诉说了自己的烦恼。进入大学后,林与同宿舍的若因为特别投缘而迅速成为了知心朋友,刚进大学,能够遇到这样一位知己真的令林的大学生活变得绚丽起来。林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又是独生女,所以倍受父母的呵护,但芳的家则贫困得多,所以,林常常给芳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芳的学习成绩很好,在第一学期就拿到了奖学金。为了表示庆贺,芳特意请林到校园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饭,也算是对林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帮助表示谢意。快到吃饭的时候,林来到约好的小餐馆,因为没有吃早餐,这时特别饿,而芳因上选修课要到下课时才能到来。于是,林自己先点碗面条吃起来,面条还没吃完,芳来了,看到林在吃面条,本来展开的笑容一下子收了回去,丢了一句“你以为我穷,连顿饭也请不起吗”就跑开了。芳这么说,林也很生气,自己只不过是饿得受不了才吃面条的,而且好朋友能这么计较吗7回到宿舍后,两人再见面时,谁也没有说话,而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下来,林本来是个开心快乐的女孩子,这下因为与芳的矛盾,弄得心情很是郁闷、压抑。本来想找芳好好谈谈,可一见到芳那张没有笑容没有表情的脸,林怯步了。几经思量,林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针对林烦恼的根源还是在于与若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而造成的人际矛盾,辅导教师以空椅子技术为主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在辅导中,辅导教师让她把对面的一把椅子假想成芳,然后,尝试与芳对话,把自己心理的委屈与烦恼说给芳听。开始的时候,林还有些拘束,难以面对代表芳的那把椅子,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存辅导教师的启发下她开始抬起头,想象着面对芳,诉说着芳的不理解给她带来的烦恼和委屈。在她情绪逐渐平静的时候。辅导教师要求她尽量说出自己对芳的看法和愿望。当她说出一个观点时,立刻要求她换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芳来回答刚才提出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要求她听完芳的解释后坐回自己的椅子,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芳的回答,并继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角色变换和自我辩论中,她开始能逐步理解:芳因家庭条件制约,在与林的交往中更多的接受了林的帮助,这对芳的心理形成了一种压力,内心的平衡也被打破,总想着自己也能够对林有所付出。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辅导教师和她一起制定了解决问题的计划,由她主动找芳作一次交流,彼此坦诚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过了几天,林与另一个女孩子出现在心理咨询室,从她们满脸的笑容可以知道情况的发展。

可见,角色扮演技术能够通过促进人们对他人角色的认知与理解来调解人们之间的冲突与纠纷,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因为当个体亲身实践他人的角色时,才能更好地正确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一个人只有获得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应该怎样行动和采取怎样的态度。正是在对对方角色的体验中,扮演者逐步摆脱以己为中心而实现“将心比心”。这一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有着巨大的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