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真诚!真诚待人,以心交心,才能交到真朋友。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寒暄,多半也就是过眼云烟的交情,不值一提。
第二,宽容!人都会犯错,尤其是不经意间犯下的小错误,不要耿耿于怀,更不要心生怨恨。
第三,温和,平易近人!少摆谱,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融入集体,别人才能接纳你。
与人相处,多一些真诚,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计较,人心是相互的,你用心对别人,别人也会用心对待你的。
在人际交往当中什么最重要?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极端真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这是未曾有过的事;不真诚,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诚信。这一点无论是与朋友还是与客户,或是与任意一个人交往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我必须向你们简介下诚信的定义。诚信属于一个道德范畴,它相当于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诚信的作用在于构建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基于对双方的一定了解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更深层次的交往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在交往中,如果对方认为你没有诚信,他就自然不愿意继续与你深入交往,他会尽量远离你,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这样,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一定会这么做。谁愿意和一个不真诚,不守信的人交往呢?
不讲不良商贩,也不讲豆腐渣工程之类的离我们较远的事情,在此我就说下曾经我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吧,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两个同学,这里就叫同学A和同学B吧。A经常忘带校卡,在饭堂打饭时总向B借,而他一会到宿舍的第一件事不是还B的饭钱,而是打开电脑玩游戏。B一开始不以为意,想着就这点饭钱他总会还的,所以也就对此没吱声。但是坏就坏在这里啊,A是个极度懒惰,而且对他人事情极度不关心的人。即便和他自己有关的事情,只要不影响他自己的利益,我想那件事情在他心中也是被分类到“别人的事情”的。因此,他对这所谓的“别人的事情”不放在心上,也就很健忘。没有B的提醒,A每次借完饭卡都忘记还钱,往往是在饭堂某个随机事件以一定概率触发了他的记忆后他才想起来,但他第一时间想的仍旧不是还钱,而是想着回到宿舍再还吧,因为他懒,基本上不回到宿舍里他是不可能还的。而回到宿舍后他又开始玩游戏……起初B还能忍受,但次数多了谁都受不了。B开始提醒他,但他经常以在玩游戏没空为由拒绝了,然后过后又忘了。B开始觉得无所谓了,这次还不还无所谓,但他不会再借他饭卡了。因此他也把他的想法直接告诉了A,A大大咧咧的也没觉得难堪,从此再也没向B借饭卡,他们的交往看上去似乎也并没有受到这件事情影响。
真的没有影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这件事情当中A的因为就是不诚信的表现,失了诚信中的真诚与守信两方面,使B对他产生了不信任,即便他们后来的交往中看起来并没有收到多大影响,但是一条不可跨越的沟壑已经在他们中间形成了。
交往是相互的,需要双方的付出才行,总是一方付出的话,这样的交往是不会长久的。在交往中,你对他人做到诚信,他人也才会响应你,表现出最大真诚。诚信是深入交往的基础,想要和别人的友谊更进一步,那就必须诚信。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诚信,不管别人如何,首先你自己要做到诚以待人,严以律己,让别人觉着你这个人可信,可交。当然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光凭诚信二字是不够的,这就要靠你自己把握,辨是非,守原则,亲君子,远小人。如果在有些事情上,非要让你与一些小人打交导,那个人觉着,现代京剧巜沙家浜》里,阿庆嫂有句台词非常好,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囗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