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动态性原则

口才训练 2022-01-02 07:59 编辑:郎佳 297阅读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
  1.1 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试,通过测试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征兆的时候,学校通过调阅心理档案就可以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1.2 可以填补学校对学生心理成长管理的空白。以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档案的管理,但是高校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对事物的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重视心理档案的管理,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出现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感受到关爱,在心理出现问题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在学生心理成长的管理方面也填补了一项空白。
  1.3 可以系统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心理测试以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变化,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沟通和关爱,既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根据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整改和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建立适应学生心理成长的教学管理方法。系统的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学生一起成长。
  1.4 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从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心理测试以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找老师朋友谈心或者找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调整和矫治,同时通过心理测试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的潜能,适当的加以鼓励和开发,避免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学生阳光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既取得好的成绩,又能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心理档案的内容设置
  2.1 学生心理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中,首先需要整理和完善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专业、班级、民族、特长特点等;身体是否健全健康、以前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等,以及学生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作和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还有学生在学校的成绩、奖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等。
  2.2 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在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中,除需要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外,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要记录在心理档案中,这些内容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和气质等特点,智力和语言能力以及数理推理方面的能力等。
  2.3 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程度等都要存入心理档案中,以便以后查阅。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3.1 适度保密原则。学生的心理有很多内容会触及学生的隐私,因此在学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过程中对有些内容应予以保密,特别是那些涉及妨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不许公开,在学生档案的使用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查阅。
  3.2 实事求是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建立的心理档案必须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在心理档案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建立合理的心理测评系统以及严格的操作规范,还有专业教师对测评结果给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中肯的评价。
  3.3 发展性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和学生的学习档案同步管理的,所以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心理档案,在学生学习期间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应在心理档案中及时补充和完善。
  4 心理档案的应用
  学生心理档案在应用过程中要有专人按照制定好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保存。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经过系统培训并按照规定获得相应资格,任何调档都需经过规范的程序。在尊重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发挥心理档案的作用,通过将心理档案应用到日常管理中来,我们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适时改进教学方式以便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通过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