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就是第一生产力,简直不能再重要。
每个人都会用语言,请注意,不是每个人都会说话。有些语言是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而有些语言却会让人哭笑不得;有人演讲就能流传千古,而其他人却很容易被遗忘。
这让我想起来一本书,名叫《说话的力量》,作者弗兰克·伦茨是美国政治和商业语言策划大师,他认为,人们总是会先入为主,会有情感,有偏见,所以人们怎么理解你的话,才是成功沟通的关键。
为了帮你找到有效语言,书里介绍了成功沟通的十个原则,分别是简明性、简洁性、可信性、一致性、新颖性、音韵、言有所冀、视觉化、提问、语境。下面跟你分享最重要的三点:
首先是要简明,不要用生僻的词汇,降低人们的理解成本。
书里举了个例子,近50年来,美国最让人记得住的流行语,都是那些发音很简单的词。如果不够简单,也会有人给简化,比如,肯德基叫“KFC”,冰雪皇后冰淇淋叫“DQ”。除了简明,还要简洁,而且越简洁越好,能用短语,就不用长句;能用三个词,就不用四个词。对于有效的沟通来说,小胜于大,短胜于长,易胜于难。语言的可信性也很重要。
人们相信你,才会买你的账。如果你的话缺少可信度,和现有的事实、情况或者认知是相反的,影响力就差多了。建立可信性非常简单,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成为这样的人;兑现你的承诺,提醒人们,你确实是你所承诺的样子。简单说就是要心口如一,说话算话。
此外,你还要言有所冀,要讲出人们内心想听的话。
你要说出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希望、担忧和梦想,从而触及人们最根本、最原始的一部分。在这一方面,政治家更胜一筹。比如,罗斯福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肯尼迪总统也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罗斯福和肯尼迪说的这些话,目的是要唤起美国人最理想化的自我认识。
但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一种类似提醒的说法。他们表达了自己对美国人勇敢品质的信心,强调美国人是爱国的,是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然后让人们付出更多。在心理层面,这些话就好像家长对子女说,“你能做到,我相信你”。
另外,在沟通的时候,提问也很重要。不管是在政界、商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说了结论,听的人的反应,往往取决于他们对说话人的看法。这时候,如果你用反问句来陈述同样一句话,会让听的人也参与进来,产生互动。书里说,如果说的人和听的人能进行互动,沟通的效果就是最好的。反问需要回答,而回答本身就是有互动的。
最后还要注意语境。要先告诉人们“原因”,再告诉他们“结果”。
这样才能说明你说的话为什么很重要。语境还包括语言的顺序,顺序不一样,人们的理解也不同。比如,有一种电影理论叫做蒙太奇,意思是两个无关的镜头按顺序出现,会让人产生联想。前面一个镜头是一个男人拿着刀,后面一个镜头是一个女人张大嘴巴,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女人受到了惊吓;但如果前面一个镜头是钟表显示凌晨三点,后面还是一个女人张大嘴巴,我们就会以为女人在打哈欠。
这就是顺序的重要性,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你要考虑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以上就是有效说话的重要原则,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