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讲话通俗易懂,能打比方?

口才训练 2022-04-22 12:16 编辑:满仪 275阅读

直击要点,把要说的话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找出你要说话的重点内容,然后如果有余裕,可以继续解释。
比如你要借工具,你不要说了一堆,什么自己的工具坏了,现在现场又出现什么情况了,正好用到这个工具的时候发现没有,问了一圈没有,怎么怎么,讲了半天,别人还不知道你是来干嘛的,你直接说“我想跟你借个工具。”然后再阐述为什么借就可以了。

举例说明修辞和逻辑的辩证关系

修辞和语法、逻辑的关系 1、修辞和语法、逻辑三者的性质、任务不同。 语法---研究组词造句规律,从语法规则、习惯着眼, 看句子通不通,怎样才通。 逻辑---研究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看说得对不对,怎样说才对。 修辞――研究如何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规律, 从语言的表达效果着眼,看说(写得)得好不好, 怎样说才好。 2、三者的密切关系: 三者都是写作的基本知识,对同样一句话(一篇文章), 从它表达的思维方法着眼,是逻辑的事;从语言 结构规律着眼,是语法的事;从表达的效果着眼,是修辞的事。 ①逻辑是修辞的基础。 一句话只有合乎逻辑,说得对,才能进一步考虑表达效果好; 如果逻辑有错误,根本就谈不上修辞的好效 果。 ②语法是修辞的前提条件。 要想修辞好,先必须合乎语法,如果语法不通, 同样不会有修辞的好效果。 ※“雷锋同志,我们学习”――不合语法,主、谓、宾关系乱了。“ 我们(主语)学习(谓语)雷锋同志(宾语)。”或者无主语句:“ 向雷锋同志学习。” ※“因为我们学习解放军,所以我们学习雷锋同志”。―― 逻辑错误,向雷锋学习,不仅仅因为他是解放军,这中间不是“ 因为”和“所以”的关系,不合事理。 ※“雷锋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旗帜”――用词不当,把人说成旗帜, 不合习惯,不妥帖。改为“榜样”。 防止和纠正这类毛病就是消极修辞的任务。 ※“雷锋同志的形象很高大”。――从语法,逻辑的角度没有毛病, 但可以用积极的修辞手法,把话说的更形象一些。“雷锋, 山顶上的青松”,把“形象很高大”这个概念具体化了。 总之,语法、逻辑和修辞,各有各的任务,界限很分明。 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就从前面的例子来看,“因为” 和“所以”固然是逻辑上有错误,可是用词不当也是个修辞问题, 这两个词是虚词,也属于语法的范围。所以三者密切关联,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