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跟她说。
我女儿26个月,两岁后吧,我就反复跟她说同一个句子,比如"佑佑去婆婆家""佑佑拉粑粑"这类的。
前几天她突然会用长句子表达自己思想了:我当时拿了一个很大的发夹准备给她夹上,她推开我的手说"佑佑(是)小宝宝,佑佑(要)小夹夹"。
我觉得就是反复练习语序正确的句子吧。
孩子说话结巴,首先是心里紧张,没有把自己说话的内容从脑子捋顺清楚,所以嘴巴往往比脑子快,再就是孩子本来有一点,但是家长有人没人说,这样孩子更没心信,要多鼓励或者假装不在意,再就是平时多阅读书,练练孩子的口才!
快10岁了,怎么说话还是没条理呢?怎么办啊
怎么说呢
凡事都要看到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说话每条理的确是逻辑不好
应该加强逻辑方面的训练
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注意以点
没条理说明孩子的思想跳跃性很大
能够不拘一格,跳出常规思维
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的同时
也要保持孩子的天性
平时跟孩子说话有什么技巧可循吗?
9岁以前的孩子没有形成逻辑思考能力,对他们说“不准”会起到反作用。当你说“不准跑”时,孩子可能正在设想自己奔跑的画面。这样只会让他们奔跑的欲望更加强烈。孩子通过头脑中的意象来学习。一旦头脑里出现某个画面,他们很快就会采取行动。就好像他们压根没有听到“不准”这个词一样。当你说“不准”时,实际上会刺激孩子越发想做那件事。从现在开始,设法不要去想蓝色。试试看,你可能反而被迫去想蓝色了。当你对孩子说“不准打弟弟”时,他的意象中实际上正在想象自己是如何打弟弟的。“不准”这个词不合适劝说孩子与你合作。对孩子说“不准玩食物”会使他们脑子里浮现出玩食物的画面,这让他们更有欲望和冲动想要玩食物了。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把食物捣碎。父母经常对孩子不满:“我告诉过你不要在屋里扔球,为什么你偏不听?”这种情况下,孩子诚实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有时候,他们确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屋里扔球。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思考,他们只是把脑子里的画面付诸行动。认识到这一点后,父母就不应该再说“不准”了。要是忘了,“不准”脱口而出,也很容易纠正。只要态度积极,就可以形成有益的引导画面。如果你碰巧说了“不准跑”,那么赶紧调整一下说法:“我希望你走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