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艺术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主观意识决定而弄出来的东西!所谓的艺术,在我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诸如绘画,雕塑,戏剧,文学,民间杂耍等。甚至包括建筑,桥梁,机械制造,服装,饮食;以及自然景观形成的山川河流,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星转斗移,风云雨雾,花开花落等等都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现在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更是稀奇古怪,什么东西都可艺术可以挂上钩;前几年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好像是德国举办了一个放屁比赛,看谁的屁放的多,而且有技巧,有艺术性,才能成为冠军!
如何看待艺术的价值?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艺术要想体现其价值,必须给人正确的方向,正直向上的力量,让人感到温暖,让人看到希望,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使人们诚信善良。
艺术需要被理解么?
艺术当然需要被理解,这是艺术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是无疑的,必须的。
艺术需要被理解,是由艺术的本质之一即它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所谓社会性,是指艺术所具有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功能。艺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即便是小众艺术,在创作一开始就带有要为一定群体所理解的审美内容和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馈到生活,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心灵的共鸣或美的享受。试想,倘若艺术不被理解,艺术创作的意义何在呢?倘若艺术不被理解,又如何能够保持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呢?倘若艺术不被理解,还谈什么传承发展呢?
艺术需要被理解,已被古今中外的无数实例所证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为口号,以宣传人文主义精神为主旨,以冲破封建宗教神学禁锢启蒙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为目的,创作了包括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大量文学和绘画艺术作品,对欧洲近代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文艺复兴被称作是欧洲近代历史的里程碑。试想,如果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不被人们理解,它的作用又何以发挥呢?艺术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当然,在有些时候艺术与时代不一定同步发展,不能排除有些艺术具有超前性,不一定会被当时或当代理解或接受,比如印象主义绘画和抽象主义绘画都经历过一个从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到被理解被接收的过程,但不能以此而推论艺术不需要被理解,相反,这恰恰进一步证明,艺术需要被理解,只是有时候艺术被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