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游戏?

口才训练 2023-10-07 05:47 编辑:admin 97阅读

一、数学课堂小游戏?

游戏名称:我见过你游戏目的:增强孩子对数的认识使用年级:二年级游戏道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游戏人数:2人或4人。

(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

(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扩展资料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二、趣味数学课堂游戏?

数数字100

两个人轮流说1-100中任一数,把这些数一个接一个加上去,谁说到100,谁就赢了。

纸牌与魔方阵

纸牌中拿出1-9的数字牌各一张,将这9张牌轮流取一张,满3张,点数之和达到15的人赢。

拍7令

数到7或7的倍数,就不能说出来,只能拍手过,报错的人则罚讲笑话

三、数学课堂互动小游戏?

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游戏人数:2人或4人。

(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

(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扩展资料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四、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游戏?

一个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游戏可以是“数学竞赛接力”。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一道数学题目,代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出来。如果回答正确,该小组得到一定分数,并且可以选择下一个代表。如果回答错误,轮到下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游戏结束时,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五、如何利用数学游戏让数学课堂更加快乐?

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和发展。我们应认识到数学游戏虽然在教学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应该掌握好这一方式的使用,不能只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乐趣,而忽视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应在课堂数学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加入目的性、趣味性与知识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对学习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数学奥秘。

六、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1.感知数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首先要培养孩子感知数的能力,不是让孩子一个一个地数,而是能够达到目测数量、对比、书写,然后才是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比如说,家长可以在和孩子玩耍时,给孩子灌输数的概念,例如收拾玩具的时候一件一件:1、2、3……,吃饭的时候一口一口地数等,让孩子对于数字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基础认知。

2.感知空间几何

简单来说可以是对物形的认知,比如说通过积木或者是日常的常见物凳子、食物等等,让孩子自行描述他所见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同时,让孩子自己认知不同的方位,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等等,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

3.学会分析和规律

培养孩子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收拾积木等,按照原本的规律或者是他觉得是对的规律重新收拾。或许,乐高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更有效果。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思维,比如说给孩子涂色、填字等等,这些除了能够发展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之外,还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以及注意力,对提高数学思维很有帮助。

七、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哪些游戏可以玩?

1、倍数游戏:按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要拍手(轮到3的倍数拍手)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那个人表演;

2、搭火柴:限的的火柴看谁搭的火柴图形多;

3、击鼓传花:老师拿着黑板擦敲桌子,速度慢的时候是正常传递,速度快的时候说明快要停下来了,让同学掌握节奏感;

4、可以下五子棋。

八、有哪些适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游戏?

增加老师们的亲密度,提升数学爱好者的能力,特制定本游戏。

玩法

二方博弈,轮流行动,先指定某个正整数为起始数,轮到某一方时可以选择加上或减去不大于这个数的最大完全平方数,算出0的一方为胜,出现循环视为平局。

举例:

起始数127

甲127-100=27

乙27+25=52

甲52+49=101

乙101-100=1

甲1-1=0(甲方胜)

当然,这是由于乙方最后一步选择错误,否则没这么容易出结果。

数学吧

九、数学逻辑思维是什么?

亦称符号逻辑,它是数学和逻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是研究正确思维规律的学科。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实践不断培养的。

在默德HABA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会让孩子在课堂上获取数学知识,而且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桌游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十、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目的?

增加独立思考的能力,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