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人。首先你就要有一个有创意的思维,而人的创意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头脑当中突然出现,他一定是来源于你生活的各种积累与认知,来源于理解的各种知识才会突然的碰撞在一起,然后迸发出一种新的创意,所以说要如何做一个有创意的人。
首先,你就得有一个有创意的头脑,而要养成一个有创意的头脑,那你就得去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你沉溺于现在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不去获取新鲜的东西的话,那么你头脑中的创意其实也是无法迸溅出来的,所以你可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这个大千世界的美妙,不仅可以通过看看风景也可以参加一些创意的论坛,也可以参加一些创业类的比赛,和一些有创意的人打交道,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些映像里又可以养成一个有创意的头脑的习惯。最后慢慢的你会发现生活当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你会开始思考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决问题的知识来源就来源于你之前的知识的储备,所以这时候你就开始有了新的点子,新的创意想去解决一个痛点,这就是创意的来源。
最后,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点子,需要你去想。
创意,人人都想追求创意,但是却很难给创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而提到创意次数最多的人,要数广告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广告,最常见的评判标准就是这广告有没有创意。
一个极具创意的广告往往会在众多枯燥的广告展示中脱颖而出而被人津津乐道。
所以若是我们想要来深追一下那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创意到底是怎么生成的,我们最好是请教一下广告界的资深人士。
詹姆斯·韦伯·杨,被称作美国广告界的教务长,其广告生涯长达60余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完整的美国广告史,还被另外一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盛赞为广告界的“镇山之宝”。
所以由他来为我们讲述创意的生成,再合适不过了。
《创意的生成》完完整整的向我们展示了詹姆斯·韦伯·杨的创意之道。
很多人会觉得,创意虚无缥缈,那是属于天才们的灵光一闪,但其实创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可以被描述、被教授、并不断重复的步骤组成的。
在詹姆斯·韦伯·杨看来,创意的生成有两个相当重要的普遍性原则。第一,创意不过是旧元素的组合;第二,构建旧元素之间的新组合,最需要的能力是洞悉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习惯于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那么具体到创意的生成,步骤是怎样的?韦伯·杨告诉我们大致要经过四个步骤。
第一,让大脑尽量吸收原始素材这里所指的素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素材,另外一类是一般素材。
我们假设目前你手头有一个工作,需要为公司的新产品做一个创意的广告策划。
那么在这里,特殊素材就是指与产品相关的一切信息,比如它的功能、用途、针对的用户群体,以及它与竞品之间的差异和优势所在,总之越细越深越透彻越好;
另外一般素材,是指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积累,是你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洞察。
著名广告人李欣频说过,她就是依靠书本、电影、旅行、想象力,向世界伸出多条体验的触角。
用尽量多的感官去感受生活,去发现更多的视角,去留意那些触动你的东西。前面说过,创意不过是新旧元素的组合,所以当你积累了足够的元素与视角,创意自然就会生成。
第二步,咀嚼吸收素材搜集准备好了素材,下一步就是消化它。
完完全全的去吸收去感受这些素材,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并找出他们的相关性。
在这期间,你脑海可能会蹦出不少想法和灵感,也许很古怪甚至奇葩,但都没有关系,记录下来就行。
就好像厨师一样,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食材,那么洗好切好,将各种食材做各种不一样的搭配尝试,或者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来做各种食材,这些都是尝试都是灵感,经过这样的碰撞和尝试,总会孕育出一道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菜品。
第三步,放下、孵化经过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也许你的大脑已经累了,而且似乎怎么也想不出新的点子,这种时候也不用着急,彻底放下这些东西,交给潜意识去整合。
不再去想这些东西,转而去做可以刺激你想象与情感的事。比如看书、看电影,或者单纯的只是睡一觉。
灵感往往会不经意之间到来。
就像牛顿,持续的思考依然没能参透,但却因为一颗苹果而顿悟。
最后一步,应用于现实,并不断修正我们需要的一个灵感,最终是为我们的工作来服务的。
也许是一个广告,也许是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剧本。所以,仅仅有一个灵感,还不够,最后还需要我们将这个灵感运用到工作之中,让它切实可行而且真正有效,然后不断修正完善。
虽说创意并非不可捉摸的神来之笔,但要想成为信手捏来的创意大师也绝非简单之事。就像詹姆斯·韦伯·杨说的那样:“同时拥有通才知识与专才知识,才能使灵感和直觉源源不断,也才能使广告创意不致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