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使用范围不同;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和反对命题;
排中率:适用于矛盾命题。
2、逻辑要求不同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对象必须保持同一,使用的概念必须保持统一,对同一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保持同一;
矛盾律:要求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矛盾或反对命题,对矛盾命题必须否定其中之一,对反对命题至少否定其中之一;
排中律: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
3、逻辑错误不同
同一律: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矛盾律:违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排中律:违反排中律,犯矛盾两不可错误。
逻辑学十大定律?
1.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表述就是: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我们可以来看,我们对某一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都要把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来看。
2.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表述就是: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否”,不存在中间状态。
这个规律强行规定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存在一个确定的状态,不允许既是而非的状态。注意,这个规律没有要求这个“是”或“否”的状态保持不变,而是说对于某一个条件他一定存在一个明确的状态。
3.充足理由律(因果律)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表述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要注意的是,这个理由仅仅是他存在的理由,而不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他的合理性。这和“存在即合理”是同一个意思。这里说的合理是合乎绝对理性,而不是合乎道理。
4.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表述就是:某一事物在同一时刻,在同一方面不可以是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矛盾律可以看做是同一律的延伸,即当确定的X就是X时,那么在同一时刻,他就不能是非X。
举例说明排中律?
排中律
排中律(lawofexcludedmiddle),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通常被表述为A是B或不是B。传统逻辑首先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规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并不排除具体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环节以及有多种状态和各种可能性。
排中律规定:在分析面
【例1】有些犯罪是故意的。
【例2】有些犯罪不是故意的。
【例3】并非有些犯罪是故意的。
【例4】甲和乙都在案发现场。
【例5】如果甲在案发现场,那么乙不在案发现场。
【例6】你可以在周一到周五随便哪天来取货。
【例7】你可以在周五到周日任选一天来取货。
排中律要求对例1与例2、例1与例3、例4与例5、例6与例7中的命题都不能同时加以否定。
排中律作为逻辑规律,和矛盾律一样,也不能确定两个相互排斥的命题究竟哪一个真、哪一个假。但如果已经知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那么,根据排中律,另一命题必真。前A和非A必有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