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是哪一年提出来的?

68 2025-04-05 12:02

宏观调控是哪一年提出来的?

中国最早提出宏观调控应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也就是1949年-1956年生产资料劳动改造期间,但宏观调控的提出者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这个观点的。

拓展资料:

1.宏观调控(简称宏调)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政府宏观调控也叫国家宏观调控,是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实现以经济主体为主导、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经济结构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 政府宏观调控是系统工程。对称型反周期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本质;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财政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政府宏观调控是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知识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常态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政府宏观调控不同于政府干预经济,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来实现。

2.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这种提法把“宏观调控”的意思模糊了,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学上就是短期的。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由中国的性质所决定。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试述GDP、GNP、NDP、NNP、NI、DP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

GDP、GNP、NDP、NNP、NI、DPI和NT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指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

首先,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衡量经济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GNP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GD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简单来说,GNP考虑了本国公民在国外的经济活动收益。

进一步来看,NDP是GDP扣除资本折旧后的价值,它更真实地反映了经济的净增长。NNP则类似于GNP扣除了资本折旧的部分。这两个指标都试图通过去除折旧来提供更精确的经济活动衡量。

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获得的原始收入总和,它包括了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政府补贴等,但不包括企业间接税和资本折旧。NI是从分配角度衡量国民收入的重要指标。

DPI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在NI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形成的,反映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最后,NT是政府税收收入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对经济进行的调节。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是资本折旧,那么NDP就是900亿美元。如果该国公民从国外获得了20亿美元的净收入,那么GNP就是1020亿美元,NNP则是920亿美元。在国民收入的形成过程中,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后,假设形成的NI为800亿没唯笑美元,再经过一系列的分配,最终形成的DPI可能为700亿美元,这700亿美元就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同时,如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税收获得了150亿美元,并支付了50亿美元的转移支付山指,那么NT就是100亿美元。

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宏观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政府的财政活动,构枯含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系统。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