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谈女人?
(妻子)
对于妻子有时称冢妇。冢妇虽是长子之妻的称呼,就如同拙荆、执帚、贱内等,不仅听起来极其不雅,也反映出古代妇女卑贱的地位。这些称呼不查典故也能大致懂其表层含义,比如拙荆:屋里笨拙的拿荆条的女人;执帚:屋里拿扫帚的女人;贱内:屋内下贱 (女儿和妹妹)
曾国藩要求女性遵守妇德三纲,同治二
年,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信中说到几点要求:
1、余家诸女,当教之孝顺翁姑,敬事丈夫,慎无重母家而轻夫家,效浇俗小家之陋习也。
2、罗婿性情可虑,然此无可如何之事,尔谆嘱三妹柔顺恭蓬,不可有片语违忤。
3、三纲之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4、吾家读书居官,世守礼义,尔当诰戒大妹三妹忍耐顺受。
5、尔谆劝诸妹,以能耐劳忍气为要。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
6、吾于诸女妆奁甚薄,然使女果贫困,吾亦必周济而覆育之。目下陈家微窘,袁家、罗家并不忧贫。
(长辈女性)
曾国藩对长辈女性非常敬重,并将自己功绩归于祖荫福佑,寄银两、参、鹿胶回家。他写信开头称呼到祖母时常写:孙国藩跪稟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称呼母亲时常写: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信尾常写孙跪禀、男跪禀。信中孝悌感天。祖母过世写信:则祖母坟茔必须局面宏敞,墓下拜扫之处必须宽阔,不求富贵吉祥,但成无水蚁无凶险,面前宏敞而已。
(家中女性)
曾国藩对家中女性要求严格,同治七年五月廿四日在金陵署中专门写了《谕家中妇女》曰:
吾家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一定规矩。自后每日立定功课,吾亲自验功:
具体检验办法是:食事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纺者验线子,绩者验鹅蛋;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功课单谕儿妇、侄妇、满女、甥妇知之。
时代发展进步,现在妇女的地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现代女性的家庭地位越来越高,已不可同日而语。妇女能顶半边天!
二、曾国藩谈读书原文?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青“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轻”“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三、曾国藩谈酒色财气?
曾国藩说过:“酒断人肠,色迷心窍,财惹祸端,气急败坏。”酒色财气就是人生的四大欲望,也是桎梏我们的四堵高墙,越是沉迷其中,就会愈加沉沦。
四、曾国藩谈女人的魅力?
1、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奥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
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两方水潭,不深沉就不会清朗。鼻子如同支撑面部的山脉,鼻梁不高就不聪明。
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因为有才而自我满足,因为有能力而自我夸耀,就会被小人所嫉妒,也被君子所看轻。
3、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
众人所倾向的,大势所归附的,即使有很大的力量,也不敢违背。
4、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
人出生的时候,气质本性差距不是很大,通过学习而达到品质优良,就是君子。
5、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
世上不担心没有能人,担心的是用才的人不能量其才而适当地使用。
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人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7、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坚强他的意志,让他的心经受苦难,让他的身体得到锻炼。事情没有大小之分,必定会有所成就。
8、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大意是说家室太过显赫,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物盛则衰,也可以理解为富贵招祸。
9、凡事之须逐日检点者,一旦姑待,后来补救难矣。
凡是需要每天要做完的事,如果推托到以后再做,那么以后再来补救就困难了。
10、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精神是越使用越旺盛,不可以因为身体素来虚弱而过于保养爱惜。智慧是越处在艰苦环境就越被激发出来,不可以因为境遇偶尔不顺就立刻垂头丧气。
五、人际交往谈什么?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六、曾国藩谈读书文言文?
原文: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
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就绝对不甘心屈居下等;有见识就会知道知识无穷无尽,不敢有一点收获就自满,像河伯看大海,井底之蛙看苍天那样,都是没有见识的呀;有恒心就绝对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点缺一不可。
七、曾国藩趣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曾国藩伟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业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趣闻。
曾国藩的幼年时期
曾国藩于1811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扬州市。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却拥有一技之长,在乡间赚取了一些积蓄。曾国藩自小聪明好学,渴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通过勤奋学习,获得了进入江苏省的进士资格。
曾国藩的政治事业
曾国藩在政治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被派往湖南担任官职,并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和良好的组织能力使他成为清朝政府的重要人物。他通过改革和稳定局势,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曾国藩的趣闻
除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曾国藩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奇特的生活习惯
据传,曾国藩每天早上都会用冷水洗脸,即使在寒冬中也不例外。他相信这样做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意志力。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奇特习惯,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写日记。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以便回顾和总结。
独特的饮食喜好
曾国藩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喜好。他喜欢吃简单的家常菜,认为它们能够滋养身体并保持健康。同时,他不饮酒,也不喝茶,而是每天坚持喝粥。他相信粥对身体有益,是一种健康的饮品。
收集古董和字画
曾国藩对古董和字画情有独钟。他收集了大量的古董和字画,不仅欣赏它们的美,还从中学习到了许多文化和艺术的知识。他经常将自己的收藏品展示给朋友和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兴趣。
曾国藩的影响
曾国藩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和军事事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改革和理念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的趣闻和他的独特个性使他成为历史上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他的奇特生活习惯和饮食喜好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人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个性。
总之,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趣闻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了解这位伟人的方式。通过这些趣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曾国藩的个性和他为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八、从古人谈读书中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一生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他曾屡吃败仗,被逼入绝境。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曾国藩的决心,他不会因此而对敌人心生恐惧,专注于打好眼前的每一场仗,绝不纠结!他屡败屡战的精神,终于让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九、曾国藩人生格言
曾国藩人生格言
导言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挑战,但通过坚定的意志和智慧,他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留下了许多令后人受益的智慧和格言。本文将介绍曾国藩的人生格言,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1. 忍耐是成功的关键
曾国藩说:“天下事任你计划得再好,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忍耐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阻碍和困扰。然而,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以坚定的毅力和耐心克服了每一个困难。正是由于忍耐力的存在,他才能够成功地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事业。
2. 学习是持续进步的动力
曾国藩说:“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曾国藩非常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他经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他的学生和部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自己也是一个勤奋的学习者,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他相信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3. 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曾国藩说:“作为一个有为青年,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才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曾国藩非常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他坚信,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职业发展和在社会上的声誉。他教育自己的学生和部下要遵守道德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维护职业操守。他相信只有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才能够在事业上获得长久的成功。
4. 做事要有条不紊的计划
曾国藩说:“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清晰的计划和有条不紊的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取得良好的成果。”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注重计划的人。他相信,一个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地执行。他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大胆运用了自己的计划,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成功证明了计划的重要性。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曾国藩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曾国藩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精神。他认为,一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他在组建自己的团队时,非常注重选择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并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他的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了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6. 坚持对正义的追求
曾国藩说:“面对不公和腐败,我们不能保持沉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们应该坚持对正义的追求。”
曾国藩在一生中始终坚持对正义的追求。他对待政治和社会问题时,始终秉持公正和正义的原则。他不畏强权,不怕困难,勇敢地站在对的一边,为正义发声。他的言行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
曾国藩的人生格言展示了一个杰出人物的智慧和追求。他通过坚持不懈、持续学习、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有条不紊地计划、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格言不仅是他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后人在事业和生活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十、曾国藩 底线思维
曾国藩:底线思维的化身
曾国藩是清朝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底线思维被广泛认为是他成功的关键。
底线思维,即坚定的原则和底线意识,是曾国藩在处理事务和抉择中始终遵循的一种态度。他始终忠于正直、诚实和责任,从不违背自己的原则,这使他能够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政治家的底线思维
作为一位政治家,曾国藩的底线思维在他的治国理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秉持着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在曾国藩的治下,他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百姓的政策,比如减轻赋税负担、改革农田水利、发展教育等。他的底线思维使他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利益集团和权贵阶层的干扰。
曾国藩还以身作则,宣扬廉洁政风。他坚决反对贪污腐败,以实际行动维护清朝官场的廉洁和清廉风气。正是凭借着他的底线思维和廉洁政风,曾国藩在政治舞台上取得了崇高的声誉。
军事家的底线思维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方面展现了底线思维,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在战争中充分展示了这种思维方式。
曾国藩注重军纪,严格遵循战争的规则。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的军队,他都坚持以正义和尊严为底线。他不允许自己的军队滥杀无辜,也不允许敌人使用非人道的战争手段。
曾国藩的底线思维使得他能够始终保持冷静、理智和果断的军事决策。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许多关键的战役,成为清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
教育家的底线思维
作为一位教育家,曾国藩的底线思维在他的教育事业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他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始终保持正直和诚实的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底线,才能使他们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
曾国藩还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致力于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倡“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他的底线思维使他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底线思维的意义
曾国藩的底线思维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底线思维代表了他对自己原则的坚守,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人民利益的关注。
底线思维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我们需要有一种底线思维,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只有坚守底线,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不忘初心,不负社会和人民的期望。
底线思维还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一种底线思维,明确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避免违背良知和道义的行为。
最后,底线思维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它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利益,也能够促使我们以诚实、正直和责任的态度对待他人。底线思维使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