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无名之辈》,小人物们都在努力活着,今天看《老爸102岁》,年纪再大也可以活的精彩,生命宛若一场精彩的球赛,口哨响起时才算圆满。
印度电影总能一针见血地反应习以为常的定律,父母的付出是无常的,父母就该祈求着子女爱的施舍,父母就该把所有留给子女,子女就可以一味索求。此电影突出的一点就是子女父母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爱你儿子,我爱我儿子,我不会让你儿子打败我儿子,如果儿子长成一个混蛋,就忘掉他。知子莫若父,102岁的达特利在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害怕自己那个为了儿子毫无底线的儿子晚景凄凉一步步设计使其蜕变。未为人母,虽无法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已为人女,自能感受父母的关怀却总将他们忘记。
电影让人感动的还有生活态度,身为九零后却时时感叹自己年纪大了不得不服老了是老年人了实在惭愧。死气沉沉的还不如印度七八十岁的老爷爷有勇气,麻木不仁的还不如一百多岁的老爷爷肆意洒脱。自以为的“佛系”淡然不过是封闭自守油盐不进,孤独寂寞冥顽不灵,郁郁寡欢却自我安慰看透一切,看似大彻大悟看透一切,实则迷茫颓废自我放弃。
电影以喜剧开头,通过两个可爱的老爷爷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心理活动,温馨又搞笑,轻松又深刻。
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设定,看似平淡无奇,静下心来便能体会其中真实的温情,求而不得的无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生的追求不在于年龄,人生的精彩不会为年龄所限。“人间值得”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老爸102岁》是一部很好看的印度喜剧,整体在情感上拿捏准确,这对老年父子的表演也很出彩。
它塑造了一个这样角色形象:75岁的巴布是一个闷闷不乐的老人,他会在家里弄很多文字提醒,因为担心他有一天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即使您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任何疾病,您也总会要求医生为您自己开药。最可怕的是,他总是沉迷于过去的痛苦回忆,无法自拔。作为一个所谓的“空巢老人”,即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他仍然请求儿子再次回来。
不能放掉过去,痴迷于过去、沉迷于过去,是他噩梦的根源。 “生活的痛苦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幸运的是,电影中的老人仍然遇到了他自己的“渡船”,电影的另一个主角。爸爸达特利。达特利知道生活的道理,理解生命的隐藏意义,他留给儿子的最后一件礼物是敞开心扉,让他找到自己。
这部电影让很多观众感动,因为在一个框架套路之中,电影充满了向日葵般的积极精神。主角在老年时期仍然突破并拥抱了生活。电影除了解读家庭关系外,主要讲的还是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地来临时,应该怀揣的人生态度——尽人事、听天命。
达特利对巴布说:“如果你还活着,不要死。”它告诉观众朴素的道理: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减少自我贬低,减少退缩、积极乐观。我们应当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勇敢的心灵和自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