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的。培养胆大的话,必须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陌生人,还要让陌生人善待孩子,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在这种思想中,不用多久,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胆大。而心细,我们家长则要更多的参与,我们要主动去引导孩子,我们只要自己做事细心,孩子在不懂事的时候,往往是模仿力最强的时候,这时,孩子一定会模仿自己的细心,到孩子自己做事不细心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一定要做事细心的心理暗示。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个胆大心细的孩子。
首先,胆大心细是一个形容词,每个家长对于这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什么是“胆大”?是敢于去做新的没做过的事情?还是遇到危险时能沉住气冷静应变?不同的理解背后,会是不同的引导方法。所以,当家长们在思考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不要只是用形容词,应该去思考形容词背后,你到底希望孩子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怎么样的。
其次,来回答一下我所理解的胆大心细,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
胆大,我认为就是敢于尝试,勇于面对,遇到没有做过的或是危险系数高的事情不会首先选择放弃和退缩,而会想方设法去找到能安全完成的方法。心细,我认为就是对事物的观察更为全面,做事情时目标清晰有步骤有计划有检查,追求完美和更少的失误。
要想孩子成为以上描述的“胆大”的人,家长可以更关注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培养:
1、好奇心和想象力。永远不要打断和阻止孩子的提问,并保持与孩子共同寻找答案共同学习成长的状态。
2、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孩子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抗压能力,可以从没有危险的事情开始去让孩子自己完成,让他尝试到失败,并鼓励他再次挑战。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可以让孩子做同一件事情时尝试多种不同的完成方法,之后再慢慢增加影响事情的变量条件进去,新增突发条件后让孩子思考解决办法。
3、对危险的识别规避和自救。胆大,并不代表着无所畏惧。特别是对于孩子,要培养他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危险有哪些,非常见的危险又有哪些,并教会他们识别,规避和自救。
要想孩子成为以上描述的“心细”的人,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4、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孩子对周边环境或事物的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牢靠的记忆力,有观察力培养的书可以多看,也可以教孩子学思维导图,学WBS分解法等。
5、养成复述检查复盘的习惯。做事之前对要求的复述,做事中间的检查,做事之后的复盘,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这样去复述检查和复盘。这本身对家长自己的要求就比较高,如果家长是一个不习惯于检查复盘的人,则更难以培养出“心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