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的心理课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屡犯错误

口才训练 2022-05-29 14:44 编辑:成恒 181阅读

这个问题特别会引起人的误会。好像屡犯错误不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这是对心理教育和思想品德理解有误解,心理教育不能代替思想教育。思想问题不都是心理问题。

心理教育课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从而参与社会,热爱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可以看出心理教育课和思想品德课还是有区别的。

屡犯错误,就是明明知道有错,而还是要故意违反,明知故犯,故意捣乱,不守规矩,不守纪律就要用校纪校规来约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课和思想品德课也有交叉的地方,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运用心理学理念和技术。

屡犯错误,不守纪律的学生背后是否有思想方面的原因,是可以进行调查了解的!也许是因为对管理老师或学校的制度有抵触情绪。

在疏导情绪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学的倾听、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人本主义的技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

心理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后,可以进行心理疏导,但是,总是犯错不改,就按照校规处理吧!

心理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对社会,对未来有用的人才。

教育学生是目的,惩罚和处理也是为了教育学生,当学生犯错误后,我们还是要从思想、心理等方面了解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正错误!